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觀點評論 » 正文

中國風電不能承受的 “低電壓穿越”之重?

發布時間:2011年5月18日 來源:中國能源報

....

  編者按 

  兩個月之內,“低電壓穿越”這一并不為大眾熟知的風電技術名詞頻現報端。就2月24日以來接連發生的風機脫網事故,各家媒體紛紛發表文章,其口徑也發生微妙變化。從3月《國家財經周刊》依據電監會報告婉轉指出“2·24”事故禍起風電機組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到上周《南方周末》刊文表示“新國標”或為單方面標準,風電企業在事故報告中“集體失聲”有玄機,一場關于事故和標準的“羅生門”正在上演。那么,近期發生的事故究竟有何未披露的細節?風電企業該不該、又能不能承受“新國標”中低電壓穿越標準之重呢?本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52天內的升級

  4月17日同樣發生在甘肅酒泉的事故前后持續達10分鐘之久,損失出力1006.2兆瓦(100.62萬千瓦),較“2·24事故”脫網風機和損失出力均增加約兩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2月24日甘肅酒泉發生風電機組大規模脫網事故之后,國家電監會5月5日再次通報4月發生在酒泉和河北張家口兩起大規模風機脫網事故。

  據電監會通報,4月17日,甘肅某風電場電纜頭短路事故帶來的系列反應造成702臺風電機組相繼脫網,損失出力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17%,并將整個西北電網主網的頻率拉低。同日,河北張家口某風電場箱式變壓器發生短路事故,引起的系列反應造成644臺風機相繼脫網,損失風電出力占事故前張家口地區風電出力的48.5%,同樣波及華北電網主網。

  相比當時被稱為“迄今最大的一起風機脫網”的“2·24事故”,電監會此次并未提及后兩次脫網事故的規模和持續時間,而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國能源報》記者透露,4月17日同樣發生在甘肅酒泉地區的事故前后持續達10分鐘之久,損失出力1006.2兆瓦(100.62萬千瓦),較“2·24事故”脫網風機和損失出力均增加約兩成。短短52天之內,“最大風機脫網事故”的記錄又被刷新。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2月24日之后,酒泉地區在4月3日、4月17日、4月24日和4月25日(兩起事故)又相繼發生了5次類似事故。而4月25日的一起事故可能更加嚴重。

  “風電對電網穩定性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集中顯現。事故后果是嚴重的。因為哪怕很短暫的頻率波動也會讓一些向電網購電的制造企業生產出大量廢品,更何況還有對電網和風機本身的沖擊。”中國電科院一位簽頭起草風電并網“新國標”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電科院也是國內風機低電壓穿越測試的主導單位。

  “4月17日事故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是風電裝機規模較2月24時有所增長,那天風也比較大,出力也多。”另一位國家電網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解釋。

  “低電壓穿越”

  被上升為“首要問題”

  電監會報告指出,三起事故的起因都是電網設備故障,但是風機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是事故擴大的主因,也是當前風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

  事故與規模“比翼齊飛”,而從電監會兩度嚴詞通告,到國家能源局5月9日下發《關于酒泉風電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能新能【2011】145號)點剎酒泉風電建設,決策層“整風”決心躍然。但是同時發生在張家口的事故暴露出,盡管事故頻發有地方治理不善的因素,風機脫網已然成為全國性問題。

  “比較巧的是兩起比較大的脫網都在酒泉地區,而且誘因都是電纜頭短路。”施耐德電氣中國智能電網、新能源首席專家楊俊乾對本報記者表示,酒泉的電網負荷低,比較薄弱,事故容易被觸發,此時風機的低電壓穿越功能就面臨考驗。

  低電壓穿越是指電網故障或擾動引起風電場并網點電壓跌落時,在一定電壓跌落的范圍內,風電機組能夠不間斷地并網運行,直到電壓恢復如常,從而維持電網穩定。低電壓穿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負荷穩定對電網至關重要,一個負荷的切除可能產生更大的擾動從而讓事故進入惡性循環。

  電監會出具的報告也應證了這一點,報告指出,三起事故的起因都是電網設備故障,但是風機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是事故擴大的主因,也是當前風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

  楊俊乾指出,雖然酒泉地去事故多發,但是一旦有同樣的誘因(短路導致的低電壓),很難保證類似的事故不會在其他地區重演。

  本報記者隨后致電了一些風電企業,這些企業均表示他們目前生產的機組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之所以出事是因為“機組老舊”和“風電場改造未完成”等因素。但據本報記者測算,4月17日脫網風機的平均功率為1.43兆瓦,而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資料,我國風電機組的平均功率突破1.4兆瓦也就是2010年左右的事,因此不難看出這批風機恐怕并不能稱為“老舊”。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對本報記者表示,其實單純實現“低電壓穿越”并不是什么技術難題,幾次事故脫網的大部分機組也都具備該功能,只是當時因處于調試期,這項功能并未啟動。

  楊俊乾則認為,雖然某些機型的確通過了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測試,但并不代表每臺機組都能滿足同樣的要求。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