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TM咨詢公司的統計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355.4萬千瓦,大部分位于歐洲。其中2010年全球新增海上風機144.4萬千瓦,是2009年的2倍以上,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增長近50%。預計今年海上風電將新增裝機140萬千瓦,到2015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600萬千瓦。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認為,與陸上風電超高速發展相比,我國的海上風電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
目前,我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4.25萬千瓦,占國內風電裝機總容量的比例不到1%。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風電項目有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江蘇大豐潮間帶30萬千瓦示范項目以及去年政府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招標項目。與2010年世界海上風電裝機350萬千瓦相比,我國目前已建和在建項目只占4%左右。
盡管如此,我國仍被視為歐洲之外惟一會有快速發展的海上風電市場,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詳查初步成果,在我國5到25米水深的海域內、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5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此外,相比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靠近傳統電力負荷中心,便于電網消納,免去了長距離輸電的煩惱。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海上風電既是國際能源開發的潮流,也是我國風電未來的開發重點。目前,我國已開發建設了大小不一的海上風電項目,并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可研階段的前期工作。
按照即將出臺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5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3000萬千瓦。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將重點開發建設江蘇、山東基地,推進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海上風電建設。這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海上風電將迎來大發展,超越歐洲此前20余年的發展歷程。
對于風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認為:“海上風電將是未來風電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隨著海上風電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技術的不斷完善,海上風電事業未來必將成為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線設備商搶先布局
據悉,在海上風電領域,目前國內的一線設備商已開始布局,搶占市場。
2010年,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34臺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我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全部并網發電,并順利通過240小時預驗收,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端風電機組制造技術的壟斷;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潮間帶3兆瓦風電機組在江蘇如東潮間帶風電場成功投入運行。
行業另一大龍頭,金風科技在海上風電領域也進展迅速。
金風科技公共關系總監姚雨表示,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已積累了一定的海上風電機組運行維護經驗。早在2007年,金風科技一臺1.5MW直驅永磁機組于我國渤海灣投入運行,這是亞洲第一臺海上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在江蘇如東和響水近海的各一臺2.5MW直驅永磁風機并網運行也近1年,機組的運行數據和運維經驗對今后更大范圍的應用都是很好的借鑒。此外,在去年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中,龍源電力聯合金風科技中標大豐2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采用的也是直驅永磁機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