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不景氣,出口訂單大幅下滑,使得以海外市場為主的中國LED照明產業跌入低谷。然而,5月份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給陷入困境的LED綠色照明產業打了一針興奮劑。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LED綠色照明產業目前正在經歷洗牌,產業恢復生機還有待國內民用市場的全面開啟,而市場開啟的前提是芯片實現國產化,LED照明有望大幅降價。
出口形勢
下半年可能更糟糕
作為新興產業,中國LED照明產業與光伏產業有共同的致命弱點——三頭在外:核心原材料在海外、技術來源于海外,市場集中在海外,中國LED照明產業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封裝端。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LED企業80%的產品都以出口為主。在歐洲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復蘇無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從去年下半年以來,LED照明企業的訂單開始不斷減少。此前,記者從5月20日召開的第111屆廣交會上采訪了解到,年初至今國內LED企業來自歐美的訂單大降三成的情況非常普遍。
“今年歐美市場形勢特別嚴峻,訂單減少了四成。”做LED燈具的深圳市某公司董事長蔡亞輝向記者表示。另一家位于東莞的企業也向記者表示,來自歐洲的訂單減少了超過50%。記者從多家LED企業了解到,歐美訂單下降三到五成在行業里相當普遍。
訂單減少直接導致許多企業營收下降。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LED照明企業的出口情況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更加糟糕。
行業洗牌
8000家企業洗牌在即
與行業低迷形成對比的是,今年國內LED企業的IPO熱情仍然高漲。據統計,僅今年第一季度,已經上市和過會待發的LED企業就有8家,比去年全年LED企業上市公司總數還多。其中,在3月份上市和過會的就有6家。而在去年底,曾上演5天內4家LED企業接連申報上會的“盛況”。
表面上看,IPO熱潮似乎與行業狀況背道而馳。業內分析認為,上市潮的出現實際上是企業在為未來做準備;否則很有可能被潛在的并購者吞掉。行業暫時的低谷提供了洗牌的時機,而國際巨頭和爭相上市的國內LED企業則成為洗牌的主導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