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的經驗說明,培育市場環境是政府推廣
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一環。中國正處在轉型經濟時期,如何培育市場環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實施“十城萬盞”、“千里十萬“計劃就是一個培育市場、促進
LED路燈技術進步的有益的嘗試。
對于既懂
LED路燈技術又懂合同能源管理運作的人才,社會培訓是最有效的應急彌補方式。
LED企業也非常愿意通過送員工去參加這類培訓來培養企業內部的中高級
節能人才,一些業內知名企業也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企業內部培養優秀人才。但在整體上,企業呼喚系統性和持續性較強的培訓,相關高等院校應該主動承擔這方面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大型國有企業的優勢在于整體實力強、融資比較容易,可以解決信譽和融資問題。這些
LED路燈企業可以率先考慮建立起自己的
EMC公司,將比較繁瑣的
節能工作交給
EMC公司,
EMC公司還可以同時承擔企業外的
節能項目,既培養了隊伍、鍛煉了人才,也能在項目中總結出優良的管理經驗。
市政道路照明管理部門在
LED路燈的改造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于一些城市多年來舊有的
路燈采購、維護等體制實際上形成了挑戰,管理部門應本著既促進照明領域節能減排、又確保道路安全的理念,從城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確定適合該城市道路照明發展的方式。
國際經驗說明,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節能項目,由于其典型的先投入、后收益的特點,從起步到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引導。為突破LED路燈示范工程投入大、風險高的資金瓶頸,政府應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盡快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組織協調機構和機制,在“用戶+企業+銀行”之間搭建公信力強的溝通平臺,整合政府和市場資源,加強對與合同能源管理相關的財稅、融資、擔保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從組織機構、融資方式、財稅制度、鼓勵政策等方面進行大力扶持,改變目前單個LED路燈企業勢單力孤、各自為戰的狀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