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供熱設備超標排放的問題,近段時間,環保監察總隊進行了例行檢查和突查,昨天監察人員就來到了一家供熱站,根據在線監測設備就可以監測出煙塵超標的歷史數據。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市環保監察總隊來到了位于北辰區的宜白路供熱站,堿水池外擺放了用來中和污染氣體的大量的堿粉,但造成站內粉塵飛揚,一刮風讓人睜不開眼。昨天的檢查內容主要是供熱設備煙道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否超標、在線監測數值是否正常和是否造假、環保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等內容。監察總隊人員首先用煙氣監測工具伸入煙道口內,經過三次監測收錄數據,測到排放污染物的數值,而后進行煙氣分析是否達到排放標準。精準的數據還需要三個工作日才能獲得,屆時再通知供熱站。
在線監測數據是否達標是昨天檢查的重點內容,北辰區環保監察人員介紹說,宜白路供熱站共設有兩臺在線監測設備,每臺設備投入20萬元。隨后,監測人員來到鍋爐房的在線監測室內,工作人員查詢了3月1日到昨天的所有實時歷史監測數據,記者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每天記錄的監測內容主要是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濃度,如不達標將根據不同等次進行處罰。針對在線監測造假問題,現場的工作人員還將把數據進行比對。市環境監察總隊重點污染源監測支隊的陳誠告訴記者:“根據歷史在線監測的數據看,從3月1日到9日期間,1日和2日的顆粒物也就是煙塵超標,每日的超標時間為5至6個小時。”
市環保局監察總隊副隊長曹文革表示:“監測報告正式出來后,如發現有超標現象,監察總隊就可以立案,環保局法制處將組織案件審議會并下達告知書,要求企業限期整改。如下次檢查仍有問題將啟動連日計罰,也就是下達改正書轉天到下一次檢查日期內按日處罰,直到達標。從去年2月開始,本市的國控重點源企業和35噸以上的鍋爐都陸續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去年12月已經全部投入使用,全市共安裝了200多套鍋爐的監測設備,監察人員可以隨時監測污染物的排放,督促供熱單位綠色生產。”
據介紹,根據新的《條例》,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除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公安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處以拘留。根據昨天的檢查數據看,并沒有發現數據造假的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