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子廢棄物處理市場前景
電子
垃圾處理是通過對電子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理和再生利用,實現有效利用資源和減少環境負荷的一個新興產業。對于一個新興產業而言,經濟價值的實現、先進技術的應用、產業政策的扶持和產業空間的布局是影響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認為在產業空間方面,我國電子垃圾處理行業市場巨大,國家通過規劃和建設新興產業的工業園區,實現新興產業在地理、資金、人力資本等方面的集中,形成產業群;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種類多、數量大、價值高,常規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技術相對成熟,在經濟價值、先進技術和產業政策等方面,國家積極推行鼓勵資源循環再生的政策,這些充分說明了產業具有強大的發展動力。在國家的支持下,既有良好的產業空間,又有強大的發展動力,我國電子廢棄物產業勢必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也會創造出較多的就業機會。
此外,我國處理電子廢棄物的企業分布范圍較廣,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和物資回收行業。據統計,全國目前有電子廢棄物處理的注冊企業200多家,未注冊的家庭作坊1500多家。而且其中許多從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企業只是把電子廢棄物的再生利用當作企業的一部分業務。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完善和公民環境意識的提高,電子廢棄物的處理產業將進入非常好的發展時期。
“十三五”時期,在國家政策推動下,電子垃圾處理體系設將會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例如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維修企業、處理企業等將進入回收行業,建立多元化的電子垃圾處理體系。
我國電子廢棄物報廢量規模預測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人們對新產品的偏好增大,導致EEE(電器電子產品)真正的使用期限要低于其規定的使用期限;另一方面,EEE快速地更新換代使得隨后的WEEE(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數量迅速增加。
從該數據結果中可以看出,我國典型WEEE的理論報廢數量在一億臺左右,未來幾年我國將持續面臨大量WEEE的回收壓力。仍以個體回收為主。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WEEE回收人員約1800萬人,在這支“回收大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較貧困的人口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還沒有形成WEEE單獨的回收渠道,仍然主要沿用傳統的個體回收的渠道,此方式的回收量約占WEEE回收總量的8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