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清潔能源經濟轉型帶來的機遇已成為商業新趨勢。
若是在10年前,氣候變化還是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更遑論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而開展的各類行動。
而如今,已生效的《巴黎協定》,各國為可再生能源提供的持續增長的投資和優惠政策,無一不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降低碳排放對人類未來生存的重要性,全球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氣候行動決心。
盡管仍有不利因素存在,諸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于6月1日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但全球減碳趨勢不可阻擋。
而要想實現《巴黎協定》全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全球能源系統的去碳化至關重要,因為能源系統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近三分之二。
傳統能源系統造成的空氣污染也導致過早死亡。國際能源署(IEA)去年曾警告,全球每年大約有650萬人因室內或室外空氣污染而早逝。而這些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由于能源生產不規范以及使用低效導致的。
顯然,這也是積極踐行氣候行動的國家的共識。在中國的首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五年規劃中,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是推動中國二氧化碳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的主要抓手之一。
這份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
中國也是清潔能源投資的領跑者。根據能源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瑞克·海茨的介紹,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達1029億美元,占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三分之一,相當于美國和歐洲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總和。同時,中國是全球領先的風電與
光伏發電設備制造商,擁有全球最大的風電與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市場。
可以說,進行能源轉型的經濟理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充分。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阿明(Adnan Z. Amin)曾表示,目前全球正在新建的可再生能源電廠的發電成本將低于化石燃料電廠。從現在到2050年,去碳化將促進可持續經濟增長,并創造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就業機會。
實際上,清潔能源創造的就業崗位已多于傳統化石燃料。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新的2017年度報告指出,成本下降和扶持政策穩步推動可再生能源投資和就業的增長,過去四年中,風電、光伏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一倍以上。
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崗位已超過980萬個。即使不計入大型水電,這一數據也達到830萬。中國占比最大,2016年有364萬人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工作,同比增長了3.4%。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在可再生能源部門工作的人數可能達到2400萬,這不僅抵消了化石燃料行業的就業損失,也成為世界各地的主要經濟驅動力。
盡管能源領域去碳化所需的能源投資總量巨大,但投資帶來的經濟增長也相當可觀。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估算,到2050年還需新增投資29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的0.4%。而結合其他增長促進政策,用于能源轉型的這些投資,到2050年也將推動全球GDP增長0.8%。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5月30日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演講時也指出,為提高能源效率作出的投資可以將全球的經濟產出增加18萬億美元,這比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產量總和還大。
為此,各行各業都應當抓住這一重大新機遇。電力將是清潔能源經濟轉型的首要影響行業。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發電總量的24%,占一次能源供應的16%。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認為,為實現去碳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需占發電量的80%,占一次能源供應的65%。
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特別是
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能源儲存、數字能源和智能電網等領域推行的先進技術將有巨大需求,而且將影響現有商業模式。
建筑、工業和交通領域也需要推廣生物能、太陽能供暖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特別是交通領域,電動汽車將逐漸替代化石燃料汽車成為主導車型。
各國政府為了推動清潔能源經濟轉型,應制定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加強法律監管力度,改變補貼與稅務制度,激勵創新和清潔能源發展,致力于減少碳排放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建設有利的政策框架下,能源市場可能需要重新設計。
投資者則可參考貝萊德智庫的建議。主動選股的投資者可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步驟,有系統地把各類環保指標與研究過程相結合,可供考核的環保指標包括化石燃料的使用、耗水量和碳強度。
綠色債券也是一大投資機會。所謂綠色債券,即發行收益將全部用于支持“綠色”項目的債券品種。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數據,全球綠色債券的市場規模已從2012年的30億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810億美元。
綠色創新必不可少。政府應當制定能推動創新和持續繁榮的政策機制,私營部門盡可能提升綠色能源技術創新的高效性,公私合作(PPP)等體制機制的變革也將為低碳創新提供機遇。
國際交流也不可或缺。以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為例,這個由美國能源部于2010年倡議成立的會議,旨在通過政策和最佳實踐分享、提出倡議和行動等方式來推動全球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目前主要成員包括中國、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等25個成員。
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將于6月6日-8日在中國北京召開。會議同期將舉行20余場主題邊會,其中由能源基金會主辦的“清潔能源經濟轉型論壇”尤為值得期待。
能源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瑞克·海茨表示,清潔能源能帶來三重效益: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和良好環境。能源基金會為此次邊會設定“清潔能源經濟轉型”主題,期待與各方領袖與專家共同探索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提升社會效益和守護藍天之路。
該邊會將于6月6日舉行,邀請中國科技部相關領導、國際能源署署長Fatih Birol、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Adnan Z. Amin、美國加州州長Jerry Brown等人,就清潔能源經濟轉型的國際趨勢、綠色增長、綠色就業、綠色金融與清潔能源投資、綠色創新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展開深度討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