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閥門企業仍是打工者角色
由于閥門生產中必要的鑄造、鍛造、焊接、電鍍、酸洗等影響環境,在環保上投資較大,所以近年來,發達國家都將勞動密集型的閥門生產,尤其是通用閥門搬到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他們通常是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符合標準要求的閥門產品,然后再賣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或者是在發展中國家辦獨資或合資企業,產品再行返銷。實事求是地說,在這場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當中,我國的閥門企業還是得到許多好處的。有不少企業已經取得了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 API 認證,有些企業還取得了歐共體 CE 安全認證。同時,我國的很多閥門企業已完全能生產 API 標準的閥門等產品,產品質量完全能達到 ISO5208:1993 檢驗標準要求。中國的閥門產品也因此而出口逐年遞增。就拿近幾年講,2001 年出口產值 3.8 億美元,2002 年出口產值 4.3 億美元,2004 年出口產值 6.56 億美元,可見出口形勢非常好。更可喜的是,我國閥門行業已有廠家到國外辦廠,如蘇州閥門廠已在伊朗建廠。還有的廠家在國外有辦事處,如嘉興丹佛斯閥門在新加坡、荷蘭、意大利設有辦事處,所生產的閥門幾乎全部銷往國外。目前,我國閥門已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進入世界閥門市場,我國閥門出口在世界閥門出口國中排在第 11 位左右。
但是,盡管國內閥門產品鋪天蓋地涌出國門,在國際閥門市場上中國企業卻仍舊沒有話語權。價格是人家說了算,規則也是人家說了算。
發達國家從我國購買極低檔閥門,然后再加價賣給發展中國家,他們既得利又買好。而國內企業卻只能充當打工角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