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打造后京都時代新能源體系

發布時間:2010年1月22日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年前落幕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讓全球看到了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的形象。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提出了到2020年GDP碳強度與2005年相比下降40%-45%的承諾。而早在去年9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時,已代表中國向全世界作出了四個低碳減排承諾,并制定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增至15%。


    業內專家認為,提出這樣一個高目標,對于一個工業化程度尚未完成的中國而言,將面對的不僅是嚴峻的挑戰,更是未有的機遇。因為這促使國內經濟結構的發展從粗放型和低效率型向精細型、高效率型轉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長期以來,中國不少地區一直單純強調GDP的增長,忽略增長過程中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而減排40%—45%,這意味著,一方面要盡量減低單位GDP的能耗,另一方面對中國的產業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國是目前世界第二位能源生產國,減排對國內能源產業自身已迫在眉睫。一項調查揭示,當前科技進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40%左右,除了能源消費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外,能源在開采、煉制及供應過程中,也產生了大量有害氣體。
 

    很顯然,作為一個碳排放大戶,能源長期占據了GDP的榜首。而現階段,能源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以轉變,煤炭約占能源消費構成近70%,這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而更為嚴峻的是,中國能源資源并不富余。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中國煤炭、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占世界的11%、1.4%和1.2%,人均占有量分別為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5%。


    按權威機構的估計,中國煤炭剩余可采儲量為900億噸,可供開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儲量為23億噸,僅可供開采14年,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為6310億立方米,可供開采不過32年。


    在碳經濟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架下,中國能源產業變革即將步入快車道。


    依據專家的判斷,若要達到減排要求,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速度要達到每年20%-30%左右。而目前的現況是,新能源所占的比重還不到3%,其行業的上升發展空間無比巨大。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