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低碳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支持,有人曾形象地將其比喻為一個三條腿的板凳:政策的培育、技術以及資本的支持,三方面缺少任何一個,都將出現問題,而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金融支持。作為金融體系中最靈活、最具有創新動力的信托業,介入碳金融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對于這個領域的選擇,一方面要看信托公司自身是否擅長;另一方面也要看這一行業本身對低碳的接受和認識程度。
主持人:本報記者金立新
特邀嘉賓: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自理
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高級研發經理陳建超
安徽國元信托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劉云
對于低碳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支持,有人曾形象地將其比喻為一個三條腿的板凳:政策的培育、技術以及資本的支持,三方面缺少任何一個,都將出現問題,而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金融支持。作為金融體系中最靈活、最具有創新動力的信托業,如何將行業和公司業務發展融入到為低碳經濟發展所構筑的碳金融體系中?就此話題,記者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自理、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高級研發經理陳建超、安徽國元信托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劉云進行了對話。
主持人:目前,作為一種全新的概念,“碳金融”已經被許多金融機構接受并重視。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中,信托公司如何體現自身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的特色,進行差異化競爭,并最終將自身的經營和發展與低碳經濟結合到一起呢?
劉云:的確,目前許多金融機構已經注意到碳金融這個全新的領域。目前,包括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穗銀行等國際著名銀行和部分新興市場銀行在內的62家銀行已宣布接受赤道原則。國內有的銀行也已經接受了赤道原則,由此可見碳金融已經開始被許多金融機構所接受并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盲目進入和競爭,對于各方面實力都相對弱小的信托業無疑是不利的。因此在碳金融領域的業務開展上,信托公司也必須從自身的制度優勢入手,實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差異化的競爭。
信托是一種以信任為基礎、財產為中心、委托為方式的財產管理制度,在運作上極富靈活性且深具社會及經濟優化功能,以其寬泛的投資領域、靈活的交易安排而獨具“多元化”和“全方位”金融服務優勢,在市場、信息、成本等方面更容易贏得主動。在低碳經濟發展中,信托及信托公司可以在投資入股、融通資金、設備租賃、收購兼并、咨詢服務等方面實行“金融一站式”服務,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最近英國碳信托率先行動已來到中國,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合作,合作項目不到一年就盈利40%,取得了驕人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對中國的信托公司進入碳金融領域的方式和方法應該具有一定的啟示。
主持人:具體來說,信托公司的低碳信托業務該如何開展?
陳建超:具體來說,信托公司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產品設計和規劃。
首先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碳交易。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預計為每年7億到13億噸,形成了年交易額約為650億美元的國際溫室氣體貿易市場。信托公司作為惟一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的金融機構,綜合運用一系列金融工具和信托手段,通過發起設立集合或單一信托產品以及通過銀信理財產品對接的方式募集社會資金,為投資者參與碳交易,提供多元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渠道,分享碳交易所帶來的獲利機會。
其次是為企業發展新能源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截至2009年10月,我國已經批準了2232個CDM項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風電和水電項目。整個CDM項目周期長達21年,項目立項1年內實施項目購買,項目設備方面的融資需求很高,信托公司可以以多種資金運用方式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一是可采用常規的貸款方式,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二是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購買設備后出租給項目企業;此外還可以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直接介入CDM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