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谷電價和兩部制電價較為可行”
中國能源報:要使電價機制的改革順應節能減排的要求,難點在哪里?
張粒子:在定價機制上,要促進節能減排,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制定是最重要的。輸配電價有一個怎樣降低網損的問題,但還不是最主要的。銷售電價一是可采用階梯電價,二是可采用峰谷電價,還包括水電豐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礎上推行豐枯電價。
目前上網電價的定價機制主要還是和我們原來按計劃電量發電的模式相配套的,現在如果實行節能發電調度,按照能耗排序來確定誰優先發電,和我們現在的電價機制不完全吻合,和現行機制有一個相互協調的問題。一種辦法是上網側也搞峰谷電價、豐枯電價,這和現在的單一制定價比較接近,在現有的定價基礎上測定峰谷電價、豐枯電價,管理成本相對少一些,改革起來難度和阻力要小一些。
但制定峰谷電價也有一個問題,我們要定峰時段、谷時段是什么時候,并不是大致看著用電曲線的形狀定就可以了。峰時段制定的長短、多少不同,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電力用戶之間的利益就會發生變化。把高峰時段定得長一些,更多的機組上網電量會被納入高峰時段電量,低谷時段上網電量就少一些;高峰時段定長了,發電企業收益就多,電網就要多支付購電成本,用戶就要多付費。高峰時段定短了,發電企業受損,用戶受益。劃分合適的峰谷時段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我們每個省、每個電網的負荷曲線是呈動態變化的,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得更大,要非常準確地測算,實現絕對的公平比較難。
中國能源報:如果實行節能發電調度、在電價上采用峰谷電價難度較大,目前還有其他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嗎?
張粒子:還有一種辦法是搞兩部制電價。就是把發電價格分為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容量電價按固定成本定,電量電價按變電成本定,變電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這樣按電量電價去排序、定發電計劃和按煤耗去定發電計劃是基本一致的。
從理論上說,采取兩部制電價配合節能發電調度是最好的方案,但實際上也不盡然,原因在于發電機組的煤耗是變動的,對它未來的定價只能按歷史的如去年、前年的平均煤耗來定,但實際上機組輸出功率不同時,效率不同,煤耗率是不一樣的。另外定價時不僅僅要考慮煤耗,而且要綜合考慮煤價、運價。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比如說上海有大機組,煤耗比較低,但是它的煤要從安徽等地遠距離運輸過去,運輸的過程中也要消耗能源。
我們現在只考慮了發電廠內的節能減排,如果擴展到上、下游,從煤出礦一直到終端用戶用電的全過程都考慮進去,會更有成效。從這點來說,同樣也是節能發電調度,兩部制電價按價格排序比按煤耗排序更合理。難點就在于各個廠家的煤價、運價不一樣,難以核算,也不是一個很完美的方案。
所以我們現在在電價上配合節能減排還處在過渡性階段,將來的趨勢一定是要市場化,通過市場化競爭來解決問題。可以是競價上網,也可以是雙邊交易。在報價和協商時,低價肯定容易賣出,高價不容易賣出,這樣大家都會想辦法怎樣去降低成本,成本低的一定是相對節能的。但是從短期來看,下一步比較可行的一是峰谷電價,一是兩部制電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