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節能建筑設計程序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節能建筑設計包活確定設計目標、初步方案構思、備選方案設計、壽命周期評價、分析改進與確定最佳方案等,如圖l所示,這幾個階段構成一個反饋系統,并不斷地互相交換信息。
2. 1 確定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為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節能、可持續發展、生態化、綠色化。具體內容要符合上述提出的四條基本準則。根據不同類型的建筑制定相應的目標,體現其特性和要求,確定合理的系統邊界。設計目標指明了設計的目的和方向。
2.2 初步方案構思
根據節能設計目標,采用功能分析法和創造性思維法構思若干個初步方案。這一階段是一個創作的過程,所產生的結果是概念式和草圖式的。
2. 3 備選方案設計
遵循節能設計準則、應用相應的技術措施,將這些初步方案具體化,確定實現初步方案的主要材料、結構選型、構造方案以及初步的施工方案、設備系統等,形成多個備選建筑方案。
2.4 壽命周期評價
方案設計的過程是一種系統分析和綜合的過程,也是對設計系統實現優化的過程。因此,應對設計方案進行全面、綜合評估。壽命周期評價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力的手段,它主要包括清單分析和影響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詳細列出建筑全壽命周期各階段的各種輸出輸入信息(包括環境性、功能性、技術性和經濟性等多方面),根據設計的目標和準則確定評價因子。其中主要的評價因子之一為使用耗能。應盡量精簡對評價結果影響小的次要評價因子,以減少評價工作量。根據壽命周期評價原則和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的要求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其構成如圖2所示。它是由最高層的目標層、中間層的準則層及指標層和最低層的方案層構成。設計時應根據不同的建筑對象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
第二步,采集評價指標的有關數據和特征,并對其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進一步轉換為模糊評價向量,建立評判模糊矩陣“R”。
第三步,選用德爾斐法、專家調查法或判斷矩陣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并從整體上調整,形成權重模糊子集“A”。
第四步,運用評價模型對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的能源和資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對環境的影響(環境性,本方法側重能源消耗方面)和其綜合性能(將環境性、功能性、技術性和經濟性綜合考慮)進行評判,從而得出相應的評判結果。
2.5 分析改進、確定最佳方案
分析評判結果,并據此對原方案進行反饋改進,使方案進一步優化,選擇出最佳方案。
3.結語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節能建筑設計方法可使建筑師運用嚴密推理和定量化評判的現代思維方法制定、修正與改進設計方案。這克服了傳統設計方法的片面性、不確定性,使其趨向于科學化、系統化。由此形成的節能建筑方案具有較大的客觀性和可靠性。從而可指導節能建筑系統優化設計,提升節能設計的整體水平,實現“全系統”、“全壽命”的節能,以達到“可持續的環境、可持續的建筑”的綠色生態要求。
文中所討論的重點是不同類型的建筑共同遵循的設計準則和設計程序方法的框架模式.在具體建筑的實際應用中要不斷地深化、完善,增強其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