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人類活動長期消耗大量自然資源,有近1/4的資源消耗量都變成了垃圾和廢棄物,散布在環境中,污染著環境,致使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甲烷的排放增多,以及環境溫度的升高、洪澇干旱災害、漁業的過度開采等方面,都在加劇侵襲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趙章元預測,照此發展下去,到本世紀中葉,地球的生態很可能將面臨著一種崩潰境地。統計表明,在剛剛過去的百年里,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工業革命前至少加快了數十倍,每天潛在性滅絕的物種已經達到數百種。“人類根據身體的承受力制定出了污染物含量的最大值(環境質量標準)。若改變了這種組成或超過了環境標準,人類就不能很快去適應。不能適應者,終究是要被淘汰的。”趙章元憂心忡忡。
人類可能在一代內滅絕?
按照古生物學的提示,在地質史上已經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二疊紀,滅絕了77%-96%。恐龍滅絕是在最近的一次,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有可能與隕星墜落有關。人類作為生物界物種之一同樣在接受著這重大的生死考驗。“人類不會如此快速適應被惡化的環境,至少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地質史段。如果真的像美國科學家預測的那樣,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定與人類自身造成的環境污染密切相關!人類有可能成為生物界發展的最高階段和最后階段!”趙章元判斷。
目前已經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是,人類發病率在高速度上升,生育能力在高速度下降。這與我們工業化百年來環境惡化的速度有著 相當好的相關性。綜合分析發現,我國民眾的生殖類疾病在迅速遞增,不育不孕夫婦的比例已達到10%-15%,加上諸多的胎停育患者和出生缺陷者,使得生育能力在迅速降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再過50年很多人將不能生育,據美國的一位化學教授甚至預言,到2040年,美國將有一半的男人沒有生育能力。
美生物學家科爾伯恩已經預言,本世紀中葉,男性有可能基本喪失生育能力,人類也可能會在一代人的時間里滅絕。
人類究竟能否防止地球上再次出現“寂靜”?主宰人類命運的最終還是人類自己,是人類自己的行動和智慧。
“垃圾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愈演愈烈的災難,如果真如美國科學家預測,地球正處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中期,那么一定與人類自身造成的環境污染密切相關!人類也很有可能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滅絕!”趙章元說,他的判斷絕非聳人聽聞。
太平洋上的第八大洲
一張清晰的衛星圖片,將300多名現場聽眾的目光帶到了遙遠的太平洋。
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出發,經夏威夷群島,延伸至日本的900多公里的水域上,出現兩個巨大的“綠色島嶼”,“這不是島嶼,而是垃圾山”,趙章元說,這里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垃圾場。兩個巨大的垃圾集中地,橫跨北太平洋,逐漸形成了一座“垃圾大陸”。面積約343萬平方公里,超過歐洲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太平洋垃圾大板塊”,也被稱為世界“第八大洲”。
據美國Al-galita海洋研究中心估計,這塊“垃圾大陸”上約有1億噸塑膠垃圾。海面上累積到30米深,其中80%為塑料垃圾。綠色和平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這一水域每平方公里海面就有330萬件大大小小的垃圾。按目前發展速度,估計10年后其面積還將會增長10倍,。
趙章元稱,“這些塑料制品平均壽命超過500年,很難生物降解。若干年后,被污染的海域將會出現大量塑料沙,吸附著高于正常含量數百萬倍的毒素。魚類和海鳥誤食后,將導致營養不良而死亡,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至少有267種海洋生物受到這種毒害的嚴重影響。更令人擔憂的是,毒害還可通過食物鏈擴大并傳至人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