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萬鋼:政府對新興產業環節重在“疏”而非“壓”

發布時間:2010年3月8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冷”“熱”都要忍得住


        第一財經:有人說,與其他部門相比,以前科技部是個“冷衙門”,但現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熱的背景下,科技部已經成了“熱衙門”,對此您怎么看?


        萬鋼:我覺得,作為科學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對任何一個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或者對科學規則的掌握,都需要長久、默默無聞的鉆研。所以要忍得住“冷”,坐他個10年“冷板凳”年。但也要忍得住“熱”,“熱”說明我們的經濟、社會已經發展到需要我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住這份“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解決問題。


        比如太陽能發電,從光伏到發電到并網再到配電等,我們要一環扣一環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虛高虛熱,這就是科技部一個很重要的職能。


        第一財經:您是說現在某些產業出現了虛高虛熱?


        萬鋼:新興產業是新的,要掌握其整個規律很難。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比如現在,某些產業后面的環節還沒有打通,前面的環節已經過熱了,這時候,政府不應把前面給壓掉,而是要疏導后面的環節。


        新能源如果不能并網發電,哪怕是一度的太陽能、風能電力都是過剩的,因為我們還解決不了后面的問題。


        所以科技部要去做一些“冷”的工作,在“冷”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以備“熱”的時候使用。這就是說我們既要有前瞻,又要對現在的工作起促進作用。


        基礎科研:最怕不持續


        第一財經:真正的創新都是來源于二三十年前的基礎科學研究,現在中國把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比例確定為總體科研投入的5%,您認為這個比例是否足夠?


        萬鋼:基礎科研關系到國家的前瞻性發展,它需要我們持續、穩定、不間斷地增加投入。基礎研究發現的是規律,但不是說你今天投錢,明天就能發現規律的。


        基礎科研最怕的問題就是不持續,這幾年我們在發展中加大了對基礎科研的投入。科技部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上的投入,從2007年的12億元,到2008年的19億元,再到2009年是26億元,2010年是30億元。


        此外,從2008年開始,我們就制定了對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穩定性投資,也就是說每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都獲得1000萬左右的投入,到了今年,總共已經達到了30億元。


        我希望我們的投入能持續、穩定地增長;另一個需要把握的是“質”——我們的科學家不能因為搞項目而耽誤了很多時間,一定要讓他們有一個合適的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全心全力地研究,使我們的國家能在前瞻性的問題上發展。


        我的觀點是,只要保持基礎研究持續穩定幾十年,我們肯定會有一批科學家脫穎而出。


        新能源汽車業:二十年磨一劍


        第一財經:作為一位汽車專家,您怎么看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


        萬鋼:中國從“九五”時期就開始了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的研究,我當時剛從國外回來,很有幸參與了新能源汽車的項目。但在那時候,這還是一個相當“冷”的話題。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它已經走到了一個新階段。2008年奧運會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經受住了奧運會高強度的考驗,得到了各界的認同。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共同啟動了新能源公共汽車的“十城千輛計劃”,當時有13個城市參加,每個城市都拿出了具體的方案規劃,反響很不錯。


        今年,國務院又確定擴大到20個城市,那就是“二十城千輛”。我覺得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推廣,首先具有科普的意義,能讓大眾享受科技成果,其次可以經歷高強度的考驗,對產品的成熟很有好處。


        按照計劃,到2012年,公交領域會有6萬輛(新能源汽車),屆時整個社會將會有15萬輛(新能源汽車)。


        第一財經:數字上有了一個大的提升。


        萬鋼:對,這就是我們要過的第一道坎,我管它叫“從0到1%”。我估計到那時候(2012年),全國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500萬輛,15萬輛就是1%。如果我們突破1%,那么接下來突破10%的時間就會大大短于我們現在的這一步。


        我們已經“長征”了10年,再有10年的時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就將獲得突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走上產業化,可能不是十年磨一劍,而是二十年磨一劍。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