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觀點評論 » 正文

資源稅改革能否解決新疆能源經濟問題有待觀察

發布時間: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據勘探,目前塔里木地區的油氣探明率僅為12%,仍有大量的油氣寶藏有待開發。


  自從能源經濟在新疆發展起來,在能源經濟得到高速發展的同時,新疆各族民眾從能源開采中所獲得的回報卻相當有限。


  2007年以前,輪南油田無法進入輸氣管網就被白白燃燒的天然氣,每天約有25萬立方米,如此的數量足以提供近5萬戶城市居民使用一個月。這種趨勢直到油田引進天然氣壓縮機,才得以避免。


  直到5月19日中央新疆工作會議決定在新疆實行資源稅改革試點之前,新疆執行的依舊是1994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由于規定中的補償費率過低,開采企業始終在低成本的狀況下開采國家資源,而地方政府卻無法從中獲得合理的收益,因此在決策制定的博弈中始終挺不直腰。


  研究者表示,恰恰是此前國家對中央稅收和壟斷行業的傾斜政策,才造成了壟斷者坐享行業“暴利”,對新疆資源長期的“非合理”利用,也使“富礦”新疆,地方頻頻遭遇財政政策瓶頸,民眾享受不到本地資源。


  據2009年自治區政府的統計,在2009年新疆地區國稅、地稅總稅收的880億元中,自治區政府的地稅收入僅占約43%,為380億元。不僅新疆地方稅收遠低于國內生產總值中應占的比例,自治區去年還付出了1400多億的支出,入不敷出。而單看自治區國稅系統的統計,更可以發現,石油稅收一直占據全疆國稅系統稅收收入的半壁江山。


  “人人都想上油田”


  塔里木油田總部所在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89年國內生產總值13.21億元,到了2009年增長到530億元,增長39倍,而巴州政府的地方財政收入在2009年僅為33.7億元。


  而另一面,疆內城市普遍市政建設落后于周邊區域,居民整體的消費能力也遠低于國內平均水平。“群眾整體的低收入水平和中央近年來的傾斜政策,給新疆地區造成了目前的民生問題和城鄉差異。”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樹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而這種城鄉差異有時表現得十分明顯。


  距離阿齊茲的村莊210公里外,是巴州首府庫爾勒市。乘飛機抵達庫爾勒的乘客紛紛驚嘆于位于天山之角、戈壁之鄰的地域能建起一座“人工綠洲”。坐擁油氣核心企業的庫爾勒曾在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名第39位。隨著新機場的建成,每周有多個航班直飛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和內地商貿往來更加頻繁。而塔里木石油基地更是位處庫爾勒市中心的孔雀河畔,占地2000余畝,綠化覆蓋率近50%。


  作為油氣的樞紐產地,塔里木油田和中央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曾在1996年以前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的周永康,在1989到1990年之間,曾兼任塔里木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臨時黨委書記。2008年春節,已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周永康還專程來到塔里木油田考察慰問。


  在庫爾勒,石油系統職工的可查工資普遍達到每月5000元,是當地公務員和教師待遇的兩到三倍。“人人都想上油田”,每年許多年輕人都會被豐厚的待遇吸引入職。在油田的招聘啟事上,在生產一線工作的本科生,見習轉正后年收入均在7萬元以上,碩士則在8萬元以上,與周邊縣城居民的收入形成鮮明對比。


  城市中心,商場林立,其中一些高檔百貨的服裝、首飾價格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無異。據當地媒體報道,位于新城改造項目的杜鵑河畔的祥云火炬,甚至可以在夜晚利用天然氣燃起高達6米的“圣火”。


  中央新疆工作會議閉幕后,5月21日周五晚的《新聞聯播》用一組5分多鐘的篇幅報道了巴州的巨大發展。《新聞聯播》引用巴州農民伊力哈木的話說,去年他的年收入達到了7萬元,今年又買了車跑出租。“現在惠民政策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伊力哈木對著鏡頭說。


  伊力哈木所在的達西村一直是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2005年5月4日,胡錦濤主席曾給達西村青年回信。去年6月,習近平副主席也探訪了該村。


  資源稅落地


  而根據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的決策,有關新疆能源經濟的改革落腳在兩大方面,即資源稅改革和進一步放寬天然氣的利用。學者表示,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將部分改善地方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而放寬天然氣的利用將有利于提高本地百姓的能源使用水平。


  王寧分析說,按新疆2009年原油產量2700萬噸、每噸收取30元的資源稅來計,從量計征的地方稅收僅為8億多元。而改為以國際原油價格來計算,同樣的原油產量則將帶來40億元以上的收益。如果再加上天然氣和煤炭的資源稅收入,預計新疆的地方資源稅收可能增加到100億元,終于能“比過去好”。


  但王寧同時指出,即便如此,資源稅仍然解決不了新疆能源經濟的全部問題。


  有分析稱,按中央的精神,資源稅大約在5%到8%之間浮動,但如此低稅率,不僅遠低于沙特等中東產油大國,就算和德國、法國等低稅率國家相比,它們的原油資源稅也是中國的34倍,因此改革效果如何,尚需觀察。


  “要實現新疆能源經濟的合理發展,還需針對新疆高企的能源價格作出相應的政策。”王寧表示。


  即便作為西氣東輸的起點,由于缺少地方財政補貼,新疆的天然氣價格始終遠高于周邊省份,甚至高于西氣東輸的終點上海。此外,疆內的電費,尤其是農村的電費,雖然在近些年隨電網改造有所降低,但整體水平依然讓眾多百姓望而卻步。“有的用不上電器,有的即便有電器也不敢用電。”


  但作為國家能源富集區,未來地方財政的改善,首先將采取天然氣逐步普惠民眾,李樹輝分析說。


  巴州發改委發言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擴大天然氣利用和資源稅改革等背景下,有關部門將完善天然氣管道及城市管網。


  “巴州是‘西氣東輸’首戰和氣源地之一,但目前除庫爾勒市外其余八個縣城城市氣化率都不高。”巴州發改委在給《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回復中表示。


  據地方政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平均每天約有210萬平方米的天然氣輸往沙漠周邊的巴州、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23個縣市的上百萬人已經使用上了清潔而便宜的天然氣。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