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化、新材料迎來機遇期
在農業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三農”領域,糧食播種面積也將得到切實保障,農業生產補貼繼續增加,糧食收購價穩步提高。
“這幾點將成為2011年我國農化市場的政策利好。預計明年我國化肥需求將比今年有所增加,財政補貼將促使農民加大投入,高品質化肥機會更大。”中國化工網分析師張明對本報記者說。
他表示,中小化肥企業明年將擁有較大的生存空間,尿素、磷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明年5月份前將得到暫時緩解,至于年中及下半年行業發展狀況將視出口關稅的再度調整及國際市場走勢而定。總體來看,中央明年保農業、促農化健康發展的意向已顯露,化肥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將比2010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在新材料方面,會議提出,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要、擁有核心技術、重視創新、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和產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切實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扎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有關新材料項目的立項數量和投資規模都在急劇擴大。據透露,借助“十二五”開局,近期又有兩個稀土及半導體新材料項目申報863計劃成功,分別獲得了國撥資金3億元,而這種投資規模“以前幾乎從未有過”。政策對新材料的重視和支持程度讓業內信心倍增,相信已經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現代服務業將有大發展
在消費類方面,此次會議重點提及,要調整優化需求結構,增強消費拉動力,重點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壯大服務業規模,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一直以來,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內容。加快發展服務業,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舉措。
以服務業中的旅游業為例,中國目前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從服務業占比的角度看,已經進入了后工業化時代。“收入倍增”和消費率的提升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
根據中投證券的統計,2011年,將有包括哈大、廣深港、京石、石武、寧杭、杭甬以及廈深在內的7條高鐵完工。作為“十二五期間”優先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高鐵的集中興建和開通不僅對行業本身形成利好,也將對沿線區域的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對沿線各地的旅游市場將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