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教授”與吃廢氣的微生物
用微生物吃掉廢氣、生產燃料乙醇的主意,最初來自LanzaTech的聯席創始人、首席科學家肖恩·辛普森博士(DrSeanSimpson)。
頂著一個狂野的金棕色爆炸式發型,時常穿著一件印著紅色五角星圖案的黃T恤配褐色短褲以及一雙綠拖鞋,辛普森博士被他的下屬揶揄是漫畫劇中的“怪教授”。這位出生于贊比亞的新西蘭人自詡是個“世界公民”,他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早年游歷歐洲各地以及日本,曾在包括日本、瑞士等國的頂尖生化研究機構工作。
回到新西蘭后,大約在8年前,辛普森被一家名叫創世紀研究開發(GenesisResearch)的生物科技公司勸退。此后,辛普森痛下決心,拉來老同事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Forster)自己創業。
多年前,辛普森曾在《科學》雜志上讀到一篇論文,文章中提到,當時一群科學家發現一種能自動分解包括一氧化碳等廢氣的微生物。辛普森讀完文章后對這種微生物大感好奇,此后,在生物科技領域經驗豐富的辛普森花幾千美元買下了這種微生物的使用權,并且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實驗室對其培養,促進其進化,使之更能適應多種比自然界惡劣許多的工業環境,并使其在處理廢氣方面的能力更強大。
如今,公司在新西蘭煉鋼廠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由鋼鐵廠廢氣轉換為液態燃料的實驗工廠,工廠迄今已運行了2500多個小時,其中一次性連續運轉超過500個小時。
走出實驗室
雖然乙醇燃料市場龐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獲得乙醇最主要的途徑還是從玉米等農作物中提取,包括殼牌石油、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以及BP石油等能源巨頭都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數個農作物乙醇生產基地。
長期以來,這種從農作物中提取乙醇的方式存在著制作工藝復雜、運行成本高昂以及對土壤有潛在污染危險等諸多問題。相比之下,利用微生物對工業廢氣進行發酵并且轉化成乙醇的方式不僅處理了工業廢氣,而且操作方式簡便、成本低廉。
如今,LanzaTech公司已與韓國浦項制鐵公司、日本三井物業、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印度石油公司等合作。2007年,硅谷清潔技術風投大師維諾德·科斯拉(VinodKhosla)旗下的科斯拉創投注資LanzaTech公司。
去年世博期間,LanzaTech公司與寶鋼集團、中國科學院簽署三方合作協議。根據協議,LanzaTech將在寶鋼集團的廠房內建立一個處理煉鋼廢氣能力在10萬加侖左右的尾氣制乙醇示范工程,這個項目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根據LanzaTech的時間表,公司在接下來的10年即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在今年1月溫家寶總理訪美期間,辛普森博士受邀參加奧巴馬總統在白宮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并被夾在波音和GE兩大知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之間,接受了奧巴馬總統與溫總理的接見。
“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的5至7年內發展成一個市值約5至10億美元的公司,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兩三年內,我們必須盡量加速這項技術商業化發展的步伐。”LanzaTech公司首席執行官郝珍妮(JenniferHolmgren)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