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熱力系統下的工業熱能
國家“十二五”產業發展目標顯示,要實現2020年我國節能減排40%~45%的總目標,必須加大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能源結構占有率和貢獻率。那么,在工業耗能占據全社會總耗能70%之多的背景下,顯然太陽能工業熱能應用是當務之急,而工業用熱集中在80℃~250℃的現實也成為擺在太陽能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
“中溫實現了熱能利用,如何將太陽能應用到耗能更大的工業領域是解救全球能源危機的一大關鍵。”在熱能成功應用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力諾瑞特總經理申文明如期實現了這一夢想,2011年5月,力諾瑞特集熱面積達5200平米、節約標煤達1156噸、減排二氧化碳3005噸的太陽能鍋爐系統全面啟動。而這正是基于力諾瑞特早有的太陽能CPC中溫集熱技術之上,與新開發的鍋爐集成熱力系統結合而成。
“鍋爐是工業能耗的最大設備,掌握了太陽能鍋爐熱能應用就很大程度上把控了未來工業領域的太陽能市場。”業內專家稱,力諾瑞特中溫技術下的集成熱力系統,無疑完成了太陽能產業從民用到工業的根本性轉變,而隨之帶來的萬億太陽能新市場更是為行業的大發展帶來了無限生機。
李俊峰表示:“山東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CPC中高溫利用于工業領域又是山東省太陽能產業重要發展的又一次騰飛,是搶占制高點的新開始。力諾瑞特的這項技術和將來高端太陽能發電都填補空白,是把太陽能應用從民用轉向工業應用的真正開始,希望山東省在推動我國新能源發展方面邁出更大步伐。”
分體式技術實現建筑與太陽能的完美結合
相比于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階段性攻關,“建筑一體化”則是浸滲在整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之中。9年前,當熱水器還只是停留在民用階段時,為解決太陽能無序安裝引起的物業糾紛,針對當時太陽能熱水器無法滿足建筑多樣化的要求,力諾瑞特就前瞻性的提出了熱水與建筑結合的理念,并且引進、消化、吸收了德國的分體式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研發出第一個可與建筑完美結合的分體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至此,行業邁出了“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第一步。
隨后,力諾瑞特在濟南、上海、青島、海南等地建設了千余個太陽能工程,并在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力諾瑞特又以國內第一部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圖集——《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一體化設計與應用》標準圖集,確立了太陽能納入建筑領域的“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管理”技術標準,并成為行業唯一一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而在太陽能企業爭相追隨力諾瑞特“進城”的時候,力諾瑞特又不斷升級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與山東建筑大學合作打造國內首個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實驗室,并根據不同建筑需求開發出九大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出十七種建筑節能方案。以中溫集熱技術為依托,2010年底力諾瑞特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成立太陽能研究院,重點攻關太陽能全方位地解決建筑內熱水、采暖、空調和照明用能的方案,聯合設計太陽能空調制冷系統,成功實現太陽能制冷、采暖、熱水、光電等四位一體應用,該系統可廣泛應用于辦公、娛樂、酒店、會議、超市等公共建筑以及別墅等高檔住宅建筑。
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是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低碳時代,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社會焦點問題之一,而建筑節能、工業節能更是國家節能減排的重中之重,力諾瑞特正是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搶先第一步”、“走穩每一步”、“邁大每一步”,在持續技術革新助推行業三大轉折之后,也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鮮活案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