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
我市遵循“產學研結合、整合資源、優化布局、集聚發展”的原則,按照“一核集聚、兩翼拓展、多區聯動”的空間總體格局,加快中國(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的產學研體系構筑和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一核集聚”是指以溫州高新區作為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的核心區,主要功能包括科技研發、孵化、培訓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成為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心,依托周邊城市配套,打造成創新活躍、才智集聚、環境宜人的都市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兩翼拓展”是指以濱海開發區和甌江口新區作為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空間拓展的南北兩翼,產業集群的重大產業化項目應重點在這兩個區域安排單獨供地。
“多區聯動”是指依托現有產業基地,促進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在相關縣(市、區)適當錯位、突出特點、聯動發展,培育鹿城、甌海、永嘉、樂清、瑞安、平陽、蒼南等7個激光與光電產業聚集片區。
借勢而上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我市激光企業,尤其是有著很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開始借勢而上。
位于溫州炬光園的嘉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研究激光設備10多年,在國內率先進入工業產品激光打標和雕刻領域,已成為我省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中心,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該公司可制造最高功率2千瓦,切割厚度為8mm的激光切割機,這在全國也是尖端水平。
瑞安博業激光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的激光雕刻切割系統,也是目前國內激光設備制造企業中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激光雕刻切割控制系統,技術性能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浙江科視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300瓦的無極燈,也走在同行業前列。
我市正在大力推進的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建設,也得到國內外不少機構和企業的積極回應,“吸引”效果開始顯現。
我市和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打造的華中科技大學溫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中科技大學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進行激光技術研究,目前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該研究院以華中科技大學技術、人才優勢為依托,圍繞我市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共同組建了我市第一個引進型、實體性的公共科研教育平臺,為我市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看到我市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建設發展的良好勢頭和廣闊前景,市科技局透露,加拿大和我國合資的一家激光企業也入駐我市,剛剛注冊,公司正在緊鑼密鼓裝潢中。
進軍千億
我市將以溫州高新區為重點,每年開展一批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經過3~5年的發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若干國家先進型和國內領先型產業集群,培育20個以上年銷售過千億的產業集群,30個以上年銷售過500億的產業集群,帶動地方建設100個以上年銷售過200億的省級產業集群,成為區域支柱產業。
通過對我市50家在建已建相關企業情況的初步調研,2010年上述企業銷售達28.8億元,計劃總投資107億元,預期2015年上述企業將實現產出近500億元,規劃通過產業集群建設,大力引進和引導企業投身激光與光電產業,2015年有望實現激光與光電產業整體規模超千億元,實現集群創建預期目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