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思路
本技術是基于深井曝氣、固定膜式生物反應器、UASB、氣體吹脫等基本原理所發明的。其總體思路在于將深井曝氣分段建于地上,分段后段與段之間用垂直管連接,產生上下垂直折流的流體流動方式。同時它可以方便地加裝填料,形成固定膜生化反應器,從而充分利用了固定膜反應器的優點,解決了深井曝氣不能加裝填料的問題。
該發明的應用特性不僅在好氧工藝中體現,而且可以在厭氧工藝中得以體現。它實現了固定膜厭氧生化器,使之具有比UASB更優越的特性,因為它在污泥量大時形成污泥膨脹段,膨脹段上部形成填料床過濾段,形成懸浮床和固定床一體的生物生長過程,增強了生化處理效果和污泥截留率;而且在該反應器中用氣流攪拌代替了常規消化罐采用機械攪拌,大大提高了氣液固三相傳質效果,同時在節約能源,減少設備投資,方便運行管理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另外,該發明還可以通過適當控制給氣量及給氣方式,可組成厭-好氧串聯組合工藝,以實現污泥消化,脫氮脫磷,無污泥化工藝。
(2)技術原理
VTBR生物反應器的動力學原理為:氣液并流向上通過第一級生物反應器,氣液混合物經過下降管依次導入下一級反應器,使氣體與液體在下降管中充分混合并使接觸時間大大加長,氧的傳遞效率得到提高,能耗下降,體現了技術經濟的先進性。
VTBR生物反應器的內部流體流動路徑大致可以描述為:氣液兩相并流向上通過柔性塑料繩填料固定床反應器,隨后氣液兩相折流向下通過下降連接管,在下降連接管內,由于氣液兩相流的流速較大,能夠實現氣液的充分混合,強化了氧在廢水中的溶解,之后再并流向上通過下一級固定床反應器,經過幾級折流后,完全達到廢水的處理要求后,流出最末一級反應器。
本裝置的單體設備為高度2-20米,直徑為0.2-20米的鋼制,玻璃鋼制,工程塑料及鋼筋混凝土容器。容器內部設置有填料支撐板,可以填充鋼制填料,陶瓷填料,塑料填料,半軟性填料,纖維填料等。填料填充量及性質,根據處理水質,水量及處理水平而定,組合時部分單體可不裝填料,特別是在污泥消化及厭-好氧串聯工藝中。設備的供氣采用氣液同管同流混合進氣方式。本設備可以在常壓或加壓下操作,壓力范圍為0-15大氣壓。
(3)技術特點
垂直折流多功能生物反應器與常規反應器相比有如下特點:
① VTBR中由于氣液接觸時間可以人為調整,氣液接觸時間的延長使氧氣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經測定VTBR的氧傳遞效率在80%以上。
② VTBR由于反應器串聯形成一定的靜液壓力,一般可達2-3個大氣壓,可以更好的滿足供氧需求。
③ VTBR可任意裝填填料,使單位容積生物量高達10克/立升,相應的容積脫除負荷升高到10-15公斤/立方米•天(厭氧)和5-10公斤/立方米•天(好氧)。
④ VTBR可構成純好氧處理工藝;純厭氧工藝;厭氧---好氧串聯工藝;厭氧---好氧----厭氧串聯等多種工藝,無論哪種工藝均采用密閉的設備,利于氣體收集回用或高空排放,且處理車間無任何異味。
⑤ 由于采用固定膜式生物反應器,生物內源呼吸過程加強,剩余污泥量減少,當處理COD為1000毫克/立升以下的污水時,剩余污泥量很少。
⑥ 由于其方便靈活的組合特性,VTBR可用于低濃度有機污水的深度處理達到回用目標;一般或高濃度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指標;生物脫氮;污泥消化等場合。
(4)投資及運行費用
投資費:對工業廢水才處理1000元/kg.COD。
運行費: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比生物接觸氧化降低15%-50%左右。
三、知識產權、獲獎及應用情況
該技術已獲得四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載體獲國家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頒發的國家級新產品證書,MBBR和VTBR技術獲得兩項國家重點推廣技術稱號。以成功應用于30余個化工廢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升級改造工程,處理水達到國家國家排放標準一級A或合同要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