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綠色供應鏈制度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首先,要發揮政府的引導與規制作用,制定《綠色供應鏈管理規范》和《綠色供應鏈行業評價標準》,建立和完善我國綠色供應鏈法律、政策與標準體系。
其次,通過經濟政策與綠色供應鏈相結合,給予綠色供應鏈參與企業稅收優惠、綠色信貸優惠,設立綠色供應鏈自愿項目,利用行業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環境核查,生態工業園區內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同時完善行業環境技術標準。
再次,要發揮政府引領與表率作用,完善《政府采購法》、制定《政府綠色采購通用原則》、建立政府綠色采購權威信息數據系統,強化綠色公共采購政策。
第四,推行綠色貿易,提供綠色貿易公共服務,探索綠色貿易管理制度的績效評價體系。
第五,開展區域試點,把綠色供應鏈管理制度的探索落到實處。國家相關部門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監督,并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推動企業實踐,創建我國綠色供應鏈的經濟體系
首先,通過綠色供應鏈示范,培育“中國綠色供應鏈明星企業”,帶動綠色供應鏈整體發展。
其次,建設“綠色供應鏈網絡平臺”,加強行業間、企業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其他外部團體間的合作。
再次,開展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工作,在實踐中校驗相關法規與政策體系。建議開展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工作,并遵循“三可”原則,由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綠色供應鏈水平進行評價。
激活市場力量,加強市場的服務與評判功能
首先,成立“綠色供應鏈促進中心”,提升市場服務功能。綠色供應鏈促進中心的成立,目的是提供認證、平臺運營服務和綠色供應鏈規劃設計、運營、風險管理、合規、戰略發展咨詢服務和合同能源管理綠色供應鏈綜合服務,帶動各類專業服務企業發展。
其次,結合“綠色供應鏈促進中心”,建立“綠色供應鏈發展基金”,為企業實踐綠色供應鏈提供經濟激勵措施。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機構共同出資的方式,建立我國“綠色供應鏈發展基金”,充分調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積極性,激勵其使用更加先進的環境技術和環境管理理念,促使我國綠色供應鏈更加全面均衡的發展。
再次,發展綠色金融服務,為綠色供應鏈發展提供支撐。前期主要發展綠色融資和綠色保險,逐步向其他金融服務領域拓展。
重視市場綠色消費培育 提高公眾綠色意識
首先,重視市場綠色消費培育,逐步消除推行綠色供應鏈的市場阻力。消費市場是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能否建立的核心。為此,應充分發揮公眾消費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引導公眾的綠色消費行為。同時,重視公眾在綠色供應鏈運行過程中“信號燈”的作用,適時對各項綠色供應鏈政策進行調整。
其次,不斷宣傳綠色供應鏈理念,提高公眾綠色意識。通過“綠色供應鏈明星企業”評比、政府綠色采購宣傳、綠色消費進社區等一系列社會活動,培養公眾的綠色供應鏈認知意識,培育全民“綠色消費思想”,為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我國的綠色轉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觀經濟環境中的企業力量。我們要認識到,我國世界工廠的角色定位在短期內仍很難改變。如果不實施綠色轉型、不推行綠色供應鏈、不生產綠色產品,我們將逐步失去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雖然我國的綠色供應鏈剛剛起步,但在國家經濟轉型的大需求、大市場下,必然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