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搶占上游核心技術制高點
科技部門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具有整合社會優質創新資源,協調科研資源配置的優勢。面對我國LED產業發展一直受制于核心技術缺失導致上游及裝備市場由國外壟斷困局,廣東省科技廳利用市場機制推動協同創新實現突圍。廣東省科技廳力促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省工研院共建廣東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研究院、廣東省中科宏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以新機制和市場化模式加速高端核心裝備MOCVD機等核心裝備的國產化和產業化,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臺MOCVD樣機已進入生產調試階段,將填補中國LED產業高端環節的技術空白。同時,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整合2011年省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專項資金、省重大科技專項資金等創新資源,積極支持以新技術路線突破上游核心技術,如固體微區激光剝離設備、新型多片HVPE設備、金屬基垂直結構大功率LED芯片等。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外延芯片項目相繼投產,實現以科技帶動生產成本降低,推動LED照明產品的大規模應用。
LED是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領域,涉及照明、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等行業。為實現LED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科技廳還組織高校、科研院所、LED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專家,制定實施產業技術路線圖計劃,凝練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集聚優勢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以培育LED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協同創新中形成核心競爭力。省科技廳還牽頭組織了21家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聯合組建了“廣東省半導體業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引導產學研合作攻克核心關鍵技術。這種開放合作的協同創新方式,大大加快了LED產業的自主創新步伐。全省LED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累計達9121件,LED授權專利數量為1270件,雙雙名列全國第一。其中,全省LED芯片制備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達1693件,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引領產業逐漸向高端環節延伸。
此外,科技廳還通過向LED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員以協助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引進LED產業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促進半導體照明省部產學研合作等方法,形成“科技”與“經濟”的粘合劑,大力提升全省LED產業的科技創新水平。
創新模式,以推廣應用促產業發展
市場推廣應用難度大是LED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省科技廳通過實施應用示范工程,整合多方資源,制定補貼政策,創新商業模式,大力推廣LED照明產品應用。廣東建立了全省聯席會議制度,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千里十萬”大功率LED路燈產業化示范推廣工程和“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重大科技專項計劃,制定約束性考核與激勵性補貼并舉的扶持政策,大力推動廣東省LED產業。
自2010年,廣東省政府每年投入4.5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2011年,首次將LED室內照明示范工程納入資助項目范疇,以政策引導LED產業方向。下一步,珠三角地區力爭將在2013年年底,完成對公共照明領域使用LED照明產品的改造工作,粵東,西、北地區將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各地將指定專責部門牽頭制定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的工作計劃,明確目標,確保工作進度。
為解決LED路燈示范工程的融資瓶頸,廣東省科技廳曾聯合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及用戶探索并推廣“企業+用戶+銀行”的商業模式。近期,省科技廳和南方電網公司對公共照明領域全面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全國首創了“合同能源管理(EMC)+電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一方面,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能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形成多方得益。另一方面,所包括的第三方供應鏈管理機構參與項目實施、LED照明產品標桿體系等措施,對扶持技術先進、質量上乘的LED企業發展,整治LED市場良莠不齊的現狀,促進LED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規劃推廣應用300萬盞戶外LED照明燈具、3000萬只室內LED照明燈具,城市照明實現節電20%的目標。為實現目標,將鼓勵學校、政府機構及工商企業進行較大規模的LED照明應用工程改造,省財政和各市財政根據應用規模,給予20%—30%的資金補貼。據測算,如果以LED產品全面替換全省數百萬盞路燈,潛在的市場規模高達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廣東省政府已經做出決策,在未來2年內,將以珠三角整市作為解決方案的實現目標,選擇8—10個有條件的地級市全部市政路燈和公共照明全部LED化,實施綠色照明行動,從應用規模化帶動LED技術的研發、資本的投入,帶動產業的爆炸式增長。LED產業將成為廣東新的經濟增長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