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化、信息化。為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部分大型零售企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節能制度和流程。調查顯示,94%的企業有相應的部門或者人員負責整體的節能工作,61.4%的企業是由獨立的高層管理機構來負責推動,87.9%的企業有專門的水電節約管理制度。28.4%的企業有專門的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對相關能耗能夠進行實時的監控。
節能減排效應明顯。根據2011年對部分企業調查的反饋結果看,對現有門面進行節能改造投資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39.5%,節能效應平均為11萬元,投資金額在100萬元至300萬元的企業占27.9%,節能效益平均為48萬元。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企業3.6%,節能效益在279萬元。所獲得的節能效益也越加明顯。
根據2010年中國聯手百強數據,總耗能比2009年減少16.96億度點,下降幅度達16%。在節能減排取得成效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零售業能源消耗較高,節能環保工作還處于低成本投入的初級階段。投資回報期較長的節能環保技術還得不到大多數企業的認可。因此,零售業節能減排所面臨的工作潛力巨大,任重而道遠。
節能減排新對策
十二五期間,我國零售業對節能減排給出了新對策。一是加快推動零售業節能減排工作全面展開。今年年初,商務部下發了關于十二五期間開展零售業節能環保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把創建零售業節能環保示范企業作為零售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目標是通過3至5年的時間,在全國培育和形成1000家零售業節能環保示范企業。營業面積在1萬平米以上的大型超市、百貨店等零售業態,零售能耗要比十一五下降15%。同時帶動中小零售開展節能降耗。進一步提出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的節能環保意識。相關推薦申報工作將于今年的10月份正式啟動。
推動制訂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對零售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商務部正在和財政部有關部門溝通協商,共同研究支持零售業節能減排的有關政策,探索制訂一套有效地促進企業進行節能項目投入的機制。將企業節能改造與降低成本相結合、節能減排效果與獎懲政策相結合,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機制。
加強零售業節能減排法規和政策建設,加強標準體系。根據2012年商務部下達的第一步流動行業商品計劃,今年要制訂完成零售商店的節能低碳評定標準、超市廢棄物處理規范、零售業合同能源管理實時規范等行業標準。同時,進一步開展對零售業節能降耗途徑、方式、考核指標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并加快研究建立零售業節能減排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和相關統計制度。
加強新聞宣傳和國際合作,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以往,商務部在每年6月份的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都組織開展與零售企業節約用電、抑制過渡包裝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內容的多種形式宣傳活動,均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今后商務部還將通過各類媒體大力宣傳零售業節能降耗的目標、措施和進展,宣傳典型經驗和事例,把零售業節能減排變化全世界的共同行動。同時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外的法規、政策和技術,不斷提高我國零售業的管理和技術水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