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錦標表示,隨著生產成本的逐漸下降,光伏發電正在逐步走向平價。
據透露,五年中新增的21GW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金太陽示范工程”兩個領域。(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可以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上。按規定,納入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全國3.6GW的光伏發電總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只有0.2GW左右。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日前曾在一公開場合稱,“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分布式一項就將超過10GW!
國家能源局的官員表示,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可以避免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擴容之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網難問題。
從地域上看,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地區的部分省市,而這一地區也是中國光伏制造產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相比之下,發展集中式發電的青海、寧夏等西部地區,盡管光伏電站遍地開花,但是真正并網交易的項目并不多。
國家能源局官員說,“規劃要鼓勵的是大城市用戶,多鼓勵一些與用戶相結合的項目,希望允許一些用戶自發自用,多余的甚至也可以進行一些交易。分布式光伏電站這兩年這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而目前在東部的一些地方,實際上最終用戶端的電價已經接近1塊錢一度。就價格上來說,已經快達到一個臨界點了!
信號
乍看起來,政府此次如此鮮明的鼓勵態度,與此前的相關調控政策有些“相!。自2009年以來,多晶硅被國務院劃為“兩高一資”行業,此后部分光伏產品的出口,也因“光伏產品大量出口相當于大量輸出緊缺能源”受到限制,而國家發改委也收緊了對新上光伏項目的審批。
呂錦標說,中國一直是光伏的生產大國,卻不是應用大國。與歐美國家相比,國內在光伏應用領域還差得很遠。此次主管部門調整規劃目標,主要考慮是希望刺激國內光伏應用領域的發展。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國。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間,中國光伏產業迎來了爆炸式的發展。據稱,在當時一些企業一天純利潤就可以達到60萬。如果按照一個規模為25MW的企業,用國產的設備大約需要投資6000萬來計算,只需要10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