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券的Li表示﹐大陸企業的成本較歐洲企業低33%﹐較日本企業低22%。
太陽能電池模組組裝企業景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Kinmac Solar Corp.)執行長黃炳鱗(Robert Huang)表示﹐目前臺灣有超過20家電池模組組裝商﹐總產能約600兆瓦﹐這一數字必須達到至少10億瓦才能具備規模效應﹐否則很難單從價格方面進行競爭。
不過﹐由于氣候變化方面的擔憂似乎必定將促使太陽能行業出現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一些資金雄厚的臺灣大型企業打算采取行動。
這些公司中包括晶片巨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簡稱﹕臺積電)和聯華電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 UMC)、平板制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 Corp., AUO)、以及化工巨頭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lastics Co., 1301.TW,簡稱﹕臺灣塑膠)。這些企業均在發展各自的綠色能源業務。
近期﹐臺積電首席執行長蔡力行(Rick Tsai)接管了一個新的部門﹐該部門專門發展太陽能和發光二極管等清潔技術。
友達光電5月份成立了一家系統整合公司﹐同時在9月份通過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日本硅晶圓生產商M. Setek Co. 15%的股權向上游和下游拓展了業務。
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師Jay Wang表示﹐臺積電等公司可能導致太陽能行業發生巨大改變﹐因為這些公司擁有強大財務實力﹐能夠進行垂直整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