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立秋了,中國家電業當中,唯有空調業如同莊稼,春天萌芽,夏天成長,到了秋天就是收獲盤點的時候,早熟的如奧克斯早就把2010年的冷凍年度會議開了,比上市公司的中報、年報還要及時。
不能怪奧克斯,中國家電業中唯一的季節性民工—空調業就是這樣,得早作準備,做早起的鳥兒才有蟲吃。雖然有些很不幸,越來越蛻變成蟲兒,不論早起與否,都有可能被鳥吃,比如日漸式微的新科空調,或者說曾經的王者—春蘭。
各人打著各人的算盤,各家吆喝著各家的特產,在中國空調這個特殊的競爭戰場里,人人恨不得有我無他,勢不兩立,卻偏偏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在考慮自己的時候由不得不考慮別人。
2010年,家家企業要盤點,基本都離不開這五大方向。
產品的方向基本已經一目了然。
高能耗空調在今年強勢高壓下,庫存將不再是可怕的千萬級,加上國家政策的壓制和拉動以及經銷商、消費者的強力哄抬,2010年,高能效空調這一稱號將逐漸退出舞臺,如果市場上每一臺空調都是高能效,這個市場還能是高能效嗎?
所以,2010年,如果還有哪個企業狂打節能牌,除非它生產出了超一級能效空調,特別制冷、特別省電還特別省錢。
既然產品的風基本上不往節能的靶子上吹。技術的風向可能又吹回早已經演繹過N遍的健康空調,只不過,這次伴隨的必須是技術上的革新甚至是革命,而不是簡單的加個過濾網。
沒有一個人不想,空調的風什么時候能夠像雨后或者森林里的微風,就像雨后開窗,風從江面而來,當然濕度要合適,或者空調知道我是誰,我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樣的風。
不知道國產空調是否已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我只知道,這是一個方向。而且我們的強鄰-日本的日產汽車-已經率先在車載空調上通過復雜的技術系統,實現了時時可以達到森林綠蔭下的空氣效果。
談到技術,就不能不談讓人愛恨交加的變頻空調,這個曾經的強者-自從更強者美的加盟后-好像一下子變成了弱勢群體,或者說可憐蟲。作為生來就是為節能準備的變頻空調,節能標準、節能補貼等等利好政策好像壓根就沒有想起它,比如劉翔來到了2007年的田徑賽場,結果裁判員、運動員、觀眾都不認識他。
無語。
主要原因兩個:一個是目前中國空調企業除了拼命說自己直流變頻以外,基本無新技術可言,即便直流變頻技術說來也不那么理直氣壯,用的都是國外的直流變頻壓機,又不是自己生產的,確實乏善可陳;二個是因為變頻的成本高企,在利好的大政策下,誰都忙著把目前能出手、好出手、國家有幫助的定速空調出手,2009年,就誰也顧不上了。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雖然如此,我卻認為,被一再誤讀的變頻空調2010年會迎來一個好收成,當全部都是高能效空調的時候,變頻空調的優勢就相當明顯,而如果國家節能補貼的陽光明年眷顧到變頻空調的時候,變頻的好日子轉眼就會來臨。尤其是在歐美日韓平均高達60%、70%的普及率背景作為鋪墊的情況下。
關于2010年品牌格局的判斷,早在10年前就已經不絕于耳了,大致是中國空調企業會產生幾強幾強,其他的全部滅亡之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