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上海環保產值達2600億 國企壟斷難題待解

發布時間:2010年5月12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一份報告稱,到“十二五”期末,上海節能環保產業總收入應達到2670億元,實現年均30%增長。在GDP保“八”情況下,2015年產業規模占到當年GDP比重達到11%左右。


        這份名為《上海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的報告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提供決策建議。

 
        2008年上海節能環保產業共有企業3670家,從業人數約15.2萬人,產業收入為450億元,近五年平均增速達到30%。

 
        報告引述數字稱,2008年,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41萬億元,預計2012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


        “非市場化”劣勢
 

        復旦大學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認為,上海大部分環保設備從國外進口,但又面臨國外設備“水土不服”境地。而在尖端科研領域,上海又表現乏力,如煤的清潔化利用技術、碳捕捉碳儲存技術、受損環境修復技術等。


        國外環保設備領域領軍企業,諸如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會社、久保田公司、三菱重工、德國蒂森克虜伯旗下的伍德公司(UHDE)等,其母公司均為制造業領域龍頭企業。但目前僅有上海電氣集團、寶鋼股份等少數大型國有企業向節能環保領域拓展業務,成立環保分部或公司,其他大型內資企業較少主動進入。


        上海市節能環保產業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僅十家左右,固定資產大于5000萬元的也不足50家,沒有一家以環保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相當一部分節能環保是以非市場化、非產業化的形式實現”,戴星翼說,“大型國企動力不足是未來要解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問題之一”。

 
        上海節能環保產業大企業主要集中在自然壟斷領域,多數為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如市容環衛領域、市政污水處理領域等。且大企業以兼業為主,產業發展動力不強。


        在現行環保投資渠道中,基本建設資金、城市維護費和更新改造資金是最主要渠道,其中主要資金來自政府預算資金(含預算外),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環保投入機制還沒有建立。

 
        但在浙江、江蘇、福建、北京、遼寧等地區的民營環保企業眾多,戴星翼說,“僅浙江省的環保設備制造企業數量就占到總量四分之一以上”。

 
        做強節能服務業


        戴認為,上海節能環保產業必須盯緊新領域,“如建筑節能、智能電網以及環境金融等前沿性領域”。

 
        節能服務產業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審計、節能項目設計、設備和材料采購、人員培訓、節能量監測、信息、咨詢等。
 

        2006年節能服務產業總值突破了80億元大關,達到82.55億;2008年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增長到417.3億元,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年節能能力達569.27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67.18萬噸。

 
        在這些產業中,戴建議經信委重點關注合同能源管理業,“通過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可實現集技術、服務、工程與管理一體化的‘總承包’功能,雖然目前產業規模并不大,但增長迅速”。


        世界銀行/ GEF(全球環境基金)中國節能促進項目一期,在過去5年中,就已經同180多個用戶達成200多個能效項目合同, 總投資額為3.9億人民幣。

 
        就在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也出臺《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該意見的“干貨”很多,如“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范圍,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安排一定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在稅收上,暫免征收營業稅,對其無償轉讓給用能單位的因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的資產,免征增值稅。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

 
        此外,中國能源審計進入高速發展期。20000多家重點用能企業需要審計,但目前主要由企業自行開展,缺乏專業化的第三方能源審計機構。

 
        在環保產業方面,報告堅持上海仍然要主抓環保服務業。


        目前國家巨量環保資金仍是補償前期歷史欠賬,完善末端治理的基礎硬件,如污水處理廠、城市垃圾處理站等環保設施。但大規模環保投資高峰期行將過去,未來市場需求將從工程型需求轉向服務型需求。


        “主要集中在高技術設備及綜合化解決方案的設計領域。比如,污水處理廠所需要的管網配套、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流域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服務需求將快速上升”,戴星翼說。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