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是全球主要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中國產業研究專業機構中投顧問公司分析:“中國已在生產制造方面取得重要地位,也將成為使用太陽能的大市場。2009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太陽能屋頂計劃、金太陽工程等諸多補貼扶持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有望像美國一樣,會啟動一個巨大的市場。”
高翔分析,中國把太陽能全面導入建筑領域是世界一大特色,符合大規模城市化的國情,但太陽能至今主要問題還是“價格”——需要政府大量補貼才可能普及到民生用途,但政府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未必會考慮太陽能作為推廣項目。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技術可在三五年內將組建成本降低到平均每千瓦低于2000美元,但仍然高于風能、水力、核電等的成本。
過去認為太陽能在制造過程中所耗能源相等于所產能源的三分之一,但無錫尚德企業指出,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到輸出功率達到85%,并且保證能用25年,而制造過程所消耗的能源只相等于其中的一年。
學界認為太陽能的另一問題是不穩定,受到晝夜、季節和地理等條件限制。要解決這一問題,電力的儲存技術很重要,但目前還不完善。太陽能在小規模范圍內使用沒問題,但要大規模的城市范圍使用,就要靠智能電網,也就是與其他電力來源相配合,發揮互補作用,但智能電網的發展仍是個有待成熟的題目。
不過從長遠來看,中央部委近期都有宏觀政策和法規出臺,業內估計在“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太陽能發電產業有機會從邊遠地區獨立供電,走向城鎮供電和并網使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