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以下簡稱無動力裝置) 是目前南京地區在小型生活污水處理中使用最多的裝置,采用這種裝置雖有“不需動力、不需運行費用、造價較低且埋于地下”的優點,但其用于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是否能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 - 1996》以下簡稱《96 標準》應是首先需要確認的問題。我們認為:無動力裝置雖然用于取代老式化糞池具有一定的優點,但不能將其作為達到《96 標準》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的最終處理設施。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走厭氧—好氧相結合之路。
1 無動力裝置的基本原理和單元設置目前南京地區的無動力裝置在單元設置和基本原理上與以前開發的新型沼氣化糞池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其構造特點是:適當延長污水在化糞池中的停留時間,并將化糞池分為前處理和后處理兩部分,其核心工藝為“初沉池+ 厭氧污泥床接觸池+ 厭氧生物濾池工藝”,主要處理單元為兩級上流式填料床厭氧濾池(推流式系統) 。所以,無動力裝置是一個一體化的厭氧生物處理器,是一個降解機理和老式化糞池相同,但采用了新型厭氧處理單元的改良型化糞池。
2 無動力裝置的應用范圍界定無動力裝置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其出水水質一般很難達到《96 標準》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在此,我們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生活污水水質作為無動力裝置的設計進水水質,即:CODcr = 400mg/L ;BOD5 = 200 mg/ L ; SS = 220 mg/ L ; 氨氮= 40mg/ L ;SO2 -4 = 130 mg/ L ;磷酸鹽= 8 mg/ L ;pH = 7. 5。出水水質要求達到《96 標準》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即:CODcr ≤120 mg/ L ;BOD5 ≤30 mg/ L ; SS ≤30 mg/L ;氨氮≤25 mg/ L ;硫化物≤1. 0 mg/ L ;磷酸鹽≤1. 0mg/ L ;pH = 6~9。我們可以看出城市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點:有機物濃度低;SO2 -4 - S、COD 比例高;總氮較高;溫度低且波動范圍大;沖擊性負荷高;懸浮性BOD 濃度高。這些特點都對厭氧生物處理有很大的限制作用!【C上所述,無動力裝置用于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其處理出水在有機物濃度、氨氮、硫化物這三個項目上均不能達到《96 標準》的二級排放標準要求。此外,其運行穩定性較差,受季節的影響較大,也不宜作為一個單獨的生活污水最終處理裝置來利用。
3 無動力裝置可作為城市生活污水的預處理單元無動力裝置單獨使用的范圍應限于取代老式化糞池而作為城市生活污水的預處理設施。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厭氧處理單元,無動力裝置與老式化糞池相比、對污水中懸浮物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均有較大提高,對于我國城市市政排水管網相對落后的現實而言,采用無動力裝置作為城市生活污水的預處理單元無疑可以大大減少下水系統的堵塞,提高下水系統的服務質量,從而緩解城市發展較快和排水管網相對落后的矛盾。無動力裝置的處理出水應接入市政污水管,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后達標排放。
4 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走厭氧—好氧聯合處理之路厭氧生物處理在節約能耗并能產生能量這一點上所具備的優越性是無庸置疑的,如我國能成功的開發并應用城市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則必須同時收到減輕污染和緩解能源短缺兩方面的功效,是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的。采用厭氧生物技術實現對城市污水的完全處理,似乎應是努力的目標,但當污水溫度很低,污水濃度很稀時,目前要達到這個目標尚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用于達到《96 標準》的要求時。厭氧和好氧處理過程相串聯的流程,具有節約投資、節省能耗、污泥產量少、進水水質好,能夠脫氮除磷、運行穩定性好等一系列的優點,應是目前要求出水達標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的最佳流程,至于其中以厭氧為主還是以好氧為主,可根據具體工程、具體設計而定。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完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可能最終會實現,但對出水需達標排放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來說,目前以采用厭氧與好氧處理過程相串聯的流程更為現實。
參考文獻
1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5) ,城市排水》.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2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3 《現代廢水處理新技術》.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4 《低濃度污水厭氧—水解處理工藝》.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