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基礎化工原料芳烴生產基地今日在新疆建成試車,規模為100萬噸/年,可帶動180億的下游產業鏈。在石油天然氣化工領域的頻頻動作,標志著新疆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中石油烏魯木齊石化(簡稱“烏石化”)建設的1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總投資37億元,是目前世界上同類裝置中單系列規模最大的對二甲苯芳烴聯合裝置。
芳烴,又稱芳香烴,是一種基礎化工原料。芳烴的許多下游產品是生產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縮醛、聚酯、聚苯醚五大高科技環保新型通用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在已知的800多萬種有機化合物中,芳烴類占了30%以上。
作為新型產業的芳烴化工,在發達國家近年異軍突起,爭相開發相關技術。目前這一類材料在歐美已被廣泛應用于替代金屬材料、汽車、電子電器、機械設備等領域,這項技術尚處于發達國家壟斷階段。隨著低碳時代的到來,芳烴產品未來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因此各國愈發封鎖相關核心技術,而國內尚未形成該類產業的系列產品。
芳烴聯合裝置的投產,不僅將推動中國石油(601857,)化工技術發展,還將為新疆石油石化、機械制造、塑料制品企業的發展產生輻射和帶動作用。來自烏石化的人士分析認為,該項目將帶動180億規模的石油化工業及下游產業鏈。
從去年以來,中石油在新疆的石油天然氣煉化方面動作頻頻:去年國內最大的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獨山子石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正式投產;上周陸上單套裝置生產能力最大的塔里木大化肥項目投產。
據悉,明年烏石化的煉油規模將從目前的600萬噸擴大到900萬-950萬噸,未來目標是1000萬噸。烏石化志在建設“大煉油、大化肥、大芳烴”基地。
油氣煉化方面的頻頻動作,正將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過往油氣資源簡單外送的形勢已經改變。隨著“西氣西用、西油西用”的思路的落實,新疆正在按照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承諾,變成中國最大的油氣煉化基地。
目前,中石油在新疆的煉化產能已經突破2200萬噸。除了新疆當地原油天然氣供應煉化,還需要從中哈原油管道中提留進口原油供應煉化。
新疆煉化企業,存在“吃不飽”的矛盾。據悉,中石油集團將重新調配在疆煉化企業的油氣供應資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