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專家潘家華: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還應充分考慮消費因素

發布時間:2009年8月24日 來源:新華網

....

  "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種文明的體現,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不應該僅僅以創造的GDP或生產物質的消耗來計算。"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參加正在貴陽舉行的"生態文明貴陽會議"時說。 

    "生態文明貴陽會議"是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北京大學和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 

    潘家華認為,生態文明程度的排序主要根據收入水平判定有一定道理,因為收入水平較高的地區,其環境意識、環境治理的水平有可能也相應較高。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并不一定是在高收入水平上進行的。以美國和歐盟為例,兩者的收入水平相近,但排放水平不一樣,其生態文明程度自然也不一樣。 

    潘家華說,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應該從消費和生產兩個方面同時入手。首先,生產指標方面,我們創造GDP,產生收益;而消費方面,應以環境友善的、低碳的方式為主,指標體系中不能不考慮消費因素。 

    "比如,貴州生產了很多產品,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被北京人消費了。北京的消費來自全國各地,自己生產消耗的物質并不多,例如首鋼也搬出北京了,但其消費物質則可能要比生產多出數倍。"潘家華說。 

    他認為,中國目前扮演著一個世界貿易工廠的角色,世界在評判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時,也應該考慮到國際貿易的因素。"我們生產的產品,都要消耗能源,都要產生二氧化碳,結果這些排放全記在我們的帳上,產品卻被外國人消費了。" 

    潘家華認為,技術進步和環境保護對生態文明建設也有很大貢獻,生態文明的指標體系不能簡單按照生產者的標準去匡算,還應增加一些與消費、技術進步和環境保護有關的指標,這樣才能反映一個較為真實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