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無二日。不過,電動車聯盟卻可以有兩個。18日,由16家央企組成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在京成立。這是繼2009年中汽協牽頭成立的“Top10電動汽車聯盟”之后的第二個電動車聯盟。
聯盟深陷壟斷漩渦
這16家央企包括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東風汽車集團等在內的16家央企組成了電動車“國家隊”。國資委今年將安排13億元用于支持電動車共性技術平臺建設,今后幾年還將繼續給予支持。
據了解,“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是目前我國各地紛紛成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中,首個全部由央企組成的“國家隊”聯盟,“隊員”從整車制造到電池以及充電站基礎配套設施,覆蓋了電動車產業鏈的關鍵環節。
該聯盟是的主要任務是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開發技術平臺,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電動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術成果……
在“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的第二天,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委婉諫言:“新能源汽車戰略不應該只包括央企在內,國企、地方企業、民營企業都應該加入其中,共同發展新能源戰略,尋求新的機會。”因為上汽屬于上海國資委管轄,不屬于央企,自然被排除在此次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之外。除了上汽,還有地方性和民營企業希望加入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
8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并已上報國務院,這份旨在指導2011-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中披露,中央財政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所以,“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的成立被看作是搶食國家千億投資新能源汽車規劃的行為。
聯盟內外褒貶不一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江湖上砍砍殺殺,都是為了一個“利”字。先有中汽協的“Top10電動汽車聯盟”,再有國資委的央企電動車聯盟。現在,屠龍和倚天已出,聯盟內外都有何看法呢?
國資委:聯盟不會引發國進民退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中央企業在聯盟中扮演的是先行探險者的角色。電動車的發展,不是某個企業能做起來,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共同發展。但這條路起步艱難,我們先走。前面路都沒看見,大家跟著瞎跑,這樣不成。我們開辟出道路后,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比亞迪:電動車聯盟是好事
作為電動車領域的領軍企業,比亞迪汽車不在央企電動汽車聯盟之列。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鈞表示,“成立聯盟是件好事”。這對比亞迪未來的發展不會有什么影響,比亞迪會按照既定的發展路線走。”
上汽:所有車企都應參與進來
上汽集團董事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長胡茂元認為,中國將來朝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央企,而是應該讓所有的中國汽車企業都參與進來。“作為中汽協會會長,我認為不論央企、地方企業,甚至未來可以包含國際企業,都應該為全球汽車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來努力。”
長安:統一標準會更好
長安汽車集團總裁徐留平認為,沒有聯盟,各企業在研發上各自為政,“電池變來變去,對于汽車生產企業來講,我們受不了。今后有了統一標準,將使整車的開發周期縮短,費用降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