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拉閘
今年下半年,位于杭州千島湖邊上的農夫山泉同樣產品的兩個工廠遭遇了冰火兩重天的對待——淳安縣的工廠被要求限產停電,而位于建德市的工廠則被鼓勵生產。
淳安縣和建德市都屬于杭州市管轄,前者系浙江為數不多的欠發達縣市,其萬元GDP能耗標準只有0.38噸標準煤,遠低于2009年年底全國1.027和浙江省0.74噸標準煤的能耗標準,這一能耗標準甚至低于日本的能耗。
除了農夫山泉和千島湖啤酒公司,整個淳安縣幾乎沒有任何大型工業企業,即便如此,淳安縣仍舊需要完成浙江省制定的節能降耗和用電指標。
和淳安不同,建德市集中了大量化纖等高耗能企業,該市不但在拉閘名單中放過了農夫山泉工廠,還鼓勵該工廠多生產。“(建德市)隨便關停幾個小鋼廠、小水泥廠就能完成降耗指標。”杭州市經貿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節能降耗對于耗能指標本來就低或欠發達地區更為嚴峻。
“我們能怎么限電?把酒店關了,讓來千島湖旅游的游客都住帳篷?”淳安縣經貿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農夫山泉是淳安縣最大的用電企業,調控農夫山泉的用電量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實際上我們也不忍心,農夫山泉的能耗可能只有0.1噸標準煤。”
“讓淳安完成20%的(節能降耗)政策性指標?這不可能!”杭州市經貿委副主任徐虎告訴《財經國家周刊》,綜合杭州市整體節能降耗的情況,杭州市并沒有強令淳安縣必須完成20%的政策性指標,在與省里一番討價還價后,整個“十一五”期間淳安縣的降耗指標定為12%。
而在上述淳安縣經貿局負責人看來,12%的指標也很難,“唯一能做的就是接著讓農夫山泉停產。”
淳安的境遇迫使農夫山泉的負責人頻頻造訪杭州市經貿委,但得到的答復是“我們也需要平衡各地的意見,能耗低也不能不降電。”
實際上,農夫山泉在杭州的境遇擴大至全國范圍更加明顯,甚至一些地方淘汰的落后產能,在另一地區換個頭銜繼續上馬。
“溫州有20多家制革企業名列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但大量轉移至山東、安徽等地的溫州制革企業則根本沒事。”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財經國家周刊》,溫州有近100家制革企業將生產工廠整體轉移至山東濱州,這些企業沒有一家被列入《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
待遇的天壤之別讓周百思不得其解。此前周德文曾多次陪同溫州皮革商北上濱州,在他看來,遷往濱州的皮革企業沒有采取任何節能降耗的舉措。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發達地區的落后產能在落后地區甚至被當作先進產能加以引進。根據浙江省經信委的要求,直徑3.0米以下的水泥磨機年內必須淘汰,而在江西,直徑2.4米、耗能更高的水泥磨機還被列為先進產能。
“全國各地當前的能耗標準參差不齊,搞20%的(一刀切)只能讓各地政府胡亂行政。”浙江省經信委一位官員說,浙江高耗能企業較為集中的衢州市萬元GDP能耗標準為1.7噸標準煤,而能耗標準較低的溫州、臺州則分別為0.62和0.53噸標準煤,“你讓溫州、臺州和衢州同樣降耗20%,這本身就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