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構建合理的資源價格體系。從經濟效率角度看,涉及環境與自然資源(或其產品)的定價,理論上應該遵循邊際機會成本定價,即:P=MOC=MPC+MUC+MEC.式中,MOC是指資源或資源產品利用的(社會)邊際機會成本,MUC是指所使用的資源的邊際使用者成本或耗竭成本,MPC是指所生產的產品的邊際生產成本,MEC是指產品生產或消費過程中的邊際環境成本。低于邊際機會成本的資源價格會刺激過度開發利用資源,惡化環境,高于邊際機會成本的資源價格則抑制合理消費。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必須將資源視作一項生產要素,并力求使資源的價格真正充分反映市場供求和它們的稀缺程度,讓資源開發和使用者承擔資源耗竭的真實成本。
2.建立長效的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是解決區域之間和經濟社會主體之間利益均衡問題的重要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的外部性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前提和依據。如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所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主要是由工程下游沿線地區所享受,當地政府和中央政府是受益者的集體代表,因此應當是生態補償的主體;接受補償的主體應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提供生態服務功能的地方政府、企業法人和社區居民等,因為不僅相關法人和自然人承擔了機會成本損失和額外的投入成本,地方政府也由于限制發展而承擔了一定的機會成本損失。
為了建立起長效的生態補償機制,中央財政應將生態補償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切實承擔起相關的生態保護責任,如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林業生態工程,包括源頭地區生態林建設、渠道沿線防護林建設、現有林保護和源頭自然保護區建設;建設淮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小浪底庫區周圍綠化及其下游新增風沙源治理,等等。另外,建立上游與中下游地區的橫向轉移支付制度,如大型水電站、水庫等受益部門、單位應當對源頭區、水源涵養區的森林和植被等生態保護和建設做出適當的補償。
?。ㄎ澹└母锖屯晟贫愘M制度
在目前稅費改革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節能減排的因素,努力挖掘稅費政策在節能減排中的潛力。
1.加快排污收費政策改革。擴大覆蓋面,提高排污費收費標準,改進征收方式,進一步強化該項政策對企業排污的約束作用;推進落實污水處理最低收費制度,凡收費不到位的地方,要督促當地財政對運營成本給予補助,推進污水處理產業化。
2.完善資源稅和與環境相關的消費稅。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稅率,增加水資源稅和森林(原木)資源稅,提高汽油和柴油消費稅率,對能耗不同的交通工具實行差別稅率。
3.將部排污收費改為對高耗能、高污染征收環境稅。目前,美國、北歐和德國等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環境稅制,主要包括:對排放污染物所征收的稅,如二氧化碳稅、二氧化硫稅、水污染稅、化學品稅等;對固體廢物處理的征稅,如潤滑油稅、舊輪胎稅、飲料容器稅、電池稅等;對城市環境和居住環境造成污染行為的征稅,如噪音稅、擁擠稅、垃圾稅等。我國在對現有稅種進行優化的同時,可適時開征碳稅、能源稅、硫稅、排污稅、化肥農藥稅等新稅種。
4.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對污水處理企業處理污水取得的收入給予適當增值稅優惠,減輕企業生產和銷售再生水取得收入的增值稅稅負;對企業購置污染治理設備、節能節水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對研究開發和使用符合規定條件的節能、環保設備的企業,可以允許其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加速折舊;落實并加大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傾斜政策,激勵清潔產品、綠色產業、循環經濟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生產和消費。
參考文獻:
[1]謝富勝.在可持續發展中追求代際和諧[J].當代經濟研究,2007,(11).
[2]2008中國統計摘要[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3][4][7]高培勇.財政與民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我國城鎮化體制轉軌機制問題及若干政策建議IJ].改革,2007,(11).
[6]武亞軍.轉型、綠色稅制與可持續發展[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01).
[7]盧秋帆.關于外部性的區域財政政策分析[J].財政研究,2008,(03).
[8]張雪蘭,何德旭.雙重紅利效應之爭及對我國綠色稅制改革的政策啟示[J].財政研究,2008,(03).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