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預計,未來25年內,全球的能源需求量將翻一番,其中歐洲的能源供應50%靠進口,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爭取的“香餑餑”。
目前全球使用的能源70%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燃料。國際能源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今后的電力消耗將以比發達國家更快的速度增長3倍,傳統資源匱乏將成現實。
美國太陽能協會曾在哥本哈根大會上宣布,美國2020年光伏發電量將占其電力需求的10%,累計裝機容量將達350GW。聯合國國際太陽能中心主任喜文華在第二屆中國無錫新能源大會上介紹,除發達國家開始發力新能源產業外,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亦在本國制定多項計劃進軍新能源。
其中,印度早前批準“太陽能計劃”,根據計劃,印度在2020年光伏裝機累計達20GW,并提出培養1000個工程師的夢想,同時,印度還將創辦創業風險投資基金為本國新能源產業“添翼”。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政府通過出臺《可再生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并在本國內開辟多個區域作為國家新能源創新基地致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
中國目前的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但良莠不齊,中國光伏行業九成的產能流入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會長久。所以,中國應考慮本國內需市場以及有著潛在需求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或可成為一個重要選擇。
專家一致呼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壞境及能源訴求,各國需抱團前行。世界各國在努力倡導技術創新、低碳建設的同時,需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