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一種政府部門近幾年不惜血本推廣到千家萬戶的節能光源,卻因為回收體系的缺失,內含的汞成分正成為土壤、水源可怕的污染源。短期能源的節省,換來的可能是長期的污染隱患,節能燈因而受到有識之士的詬病,如何處置廢棄節能燈更成為當務之急。國慶前夕,一個由企業發起的節能燈回收站在十里河燈飾城掛牌,拉開了企業自覺回收節能燈的序幕,更多的企業與消費者一道行動起來,向汞污染宣戰,節能燈的未來才會走向光明。
現狀節能燈市場爆炸性增長
節能燈,繼白熾燈后火遍燈具領域的另一種照明燈具。與普通白熾燈相比,其最突出優點在于節能性、經濟性和環保性頗佳。
拿從老百姓最關心的電費來說,一只10瓦節能燈,在6000小時壽命期內,比具有相同效果的50瓦白熾燈少耗電240度,可節約電費120元。從環保低碳角度看,目前中國每年照明用電量高達3900億度,如果將白熾燈全部換成節能燈,每年可節約用電600億度,相當于節約2200多萬噸標煤,減少6000多萬噸二氧化碳和59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
在這樣一組被眾多行業專家、學者重復多次的數字面前,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節能燈之“好”毋庸置疑。尤其在當前全球倡議公民力所能及地踐行環保、低碳之時,如果家里不換上節能燈,人們似乎總覺得“虧了點什么”,這不由得讓一些嗅覺敏銳的商家發掘了新商機,紛紛斥資投入節能燈的開發和銷售。比如入行已有12年的雷士照明,2008年才正式進入節能燈領域從事生產制造,但憑借慣有的“雷士速度”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商,去年斥資10億元在浙江建立的中國最大節能燈生產基地,預計年產量可達2.5億只,將占到我國節能燈產能近10%的份額。
與雷士同樣看好節能燈市場的還有飛利浦、歐普、松下、陽光等老牌照明品牌。據悉,僅2008年和2009年,飛利浦共推廣節能燈約1210多萬只,這還不包括它免費贈送給西藏、陜西、甘肅等地區的貧困居民的數十萬只節能燈。而據燈具行業資歷最老的浙江陽光照明的一份年報顯示,目前該公司節能燈的產能達到2.5億只,預計2011年底有望達到4.5億只。
讓照明企業信心倍增的是,來自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為促進節能減排,2008年,由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等機構共同啟動了規模宏大的政府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活動,對使用這些產品的城鄉居民和大宗用戶分別給予50%和30%的補貼,其中北京市民僅花1元便可換購節能燈。該工程開展兩年來,已在全國累計推廣節能燈2.1億只,年可節電88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880萬噸,并計劃今年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5億只。
“目前全球節能燈市場的規模大約為30億只,這其中有80%產自中國,這說明中國的節能燈市場大有發展前景。”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竇林平表示,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已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例如歐洲已經明確到2012年將全面禁售白熾燈,目前中國也計劃逐步淘汰白熾燈,由此中國的節能照明市場將迎來爆炸性增長機會。
隱憂節能燈處理不當可致“汞污染”
因為節能、環保,節能燈的全盛時代已然到來。然而,一個隱藏在白色小小節能燈背后的“秘密”卻并不為許多人所知——節能燈可以降低耗能,保護環境,倘若不能及時對廢舊節能燈進行有效處理的話,則可能會污染環境。
“全國大力推廣所謂的節能燈,實際上是對總理批示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的巨大誤解,并由此引發了生態環境中嚴重的汞污染問題。”今年3月,曾參與國內第一個高壓氙氣燈研發、對照明領域頗有研究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虞昊投書南方某媒體,據稱這封信半年前亦曾直達國務院,并引發高層關注。文中,他提到的汞就是節能燈可污染環境的致命武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