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擴容”

發布時間:2010年10月18日 來源:經濟導報

....

    18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閉幕。這次牽動世界目光的中央全會,主要議程之一是討論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定調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走向。


    新的5年,中國將如何舉步?山東經濟學院教授李新運的觀點頗受關注。此前,他承擔完成了國家發改委的“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研究課題———《我國“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定量測算》。


    16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李新運預測,公共服務、節能環保和轉方式調結構指標,將在“十二五”規劃中得到顯著強化,而GDP增速、城鎮化率等仍將是得以保留的重要預期指標。


    公共服務的“一大步”


    “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將是‘十二五’規劃相對于‘十一五’的重大進步,這與和諧社會建設有很強的內在聯系。”李新運說。


    這一觀點得到山東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佐證。該人士向導報記者透露,國家發改委正研討在“十二五”規劃中,增加公共服務領域的約束性指標。


    導報記者注意到,在被看做為五中全會“預熱”的全國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要把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著力點。”而公共服務正是發力于此。


    在“十一五”規劃中,對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李新運認為,“十二五”規劃推出多項公共服務指標,應無懸念。


    他進一步解釋,應當更加重視社會和諧問題,適當增加有關居民生活、分配公平、社會安全等方面的指標。據導報記者了解,全國人大財經委建議“十二五”規劃要建立人民福祉指數體系,除居民收入等客觀指標外,還包括安全感、政府治理等主觀愿景指標。


    對此,李新運認為,加入主觀愿景指標是未來規劃的必然趨勢,雖然各種主觀愿景指標體系的設置目前還未普及和完善,但一些地區已經設計了指標體系并利用抽樣調查等方法測算當地的幸福感指數、對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安全感等。


    得以強化的不僅是公共服務指標。相較于有22項指標的“十一五”規劃,“十二五”的指標體系有望得到大幅完善。


    在李新運提交給國家發改委的研究報告中,“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二級指標共38項,主要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科技教育,人口發展,資源環境5個方面進行設置。目標體系突出了科技教育和人口發展指標的設置。新增物價指數、基尼系數、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貧困人口數、高新技術產值比重、大專以上文化人口比重等指標。


    他同時透露,考慮指標體系的延續性,沒有對“十一五”規劃的指標進行較大刪減。


    “轉調”指標之變


    得到普遍認可的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在于推進轉方式調結構。著力于此,規劃指標體系的設置亦會做大的調整。


    李新運在研究報告中建議,設置三次產業結構、進出口額占GDP比重、固定資產投資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城鄉居民收入等指標。將消費率或者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納入“十二五”指標體系,從擴大內需和分配公平角度關注經濟發展的結構調整。


    實際上,增加居民收入不僅僅是民生問題,也同樣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點。因為只有居民收入增加,才會有效擴大內需,進而實現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結構調整。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隨之浮出水面。前述省發改委的內部人士向導報記者坦言,若想5年內使居民收入翻番,難度頗高。依此測算,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須達14.9%,但是這樣的收入增幅對國內大多數省份而言,并不現實。


    “預計在‘十二五’規劃中,會爭取使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他說。


    “轉調”同樣涉及經濟發展引擎的調整。“十二五”將把城鎮化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前一輪經濟發展的引擎是工業,這引發的問題顯而易見———土地的城鎮化快于人口的城鎮化。在許多開發區,農民的土地轉給城市開發,但相當一批失地農民仍然游走于城市邊緣。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就醫以及子女的義務教育,遠未達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水平。


    相對于諸多新增指標,GDP增速仍將是得以保留的重要預期指標。導報記者發現,在此前數個五年規劃中,GDP增速規劃目標明顯低于實際完成值,那么“十二五”規劃中,我國GDP預期增長目標會否相應調高?


    李新運認為,GDP指標規劃值低于實際運行數據,既有“留有余地”的考量,也意在體現引導作用。因為設置偏低的增速,可以弱化GDP導向。


    在他看來,經濟增速是“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指標,我國現階段社會事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較高的GDP增速做基礎。改革開放32年(1978-2009年),全國GDP平均增速為9.8%,“十一五”前4年全國GDP平均增長10.7%。根據定量測算和定性分析,李新運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的GDP增速設定為9%較為合適。


    但基于前述原因,“預計‘十二五’規劃中,會將年均經濟增速指標確定為7%-8%。”


    節能減排指標“擴容”


    節能環保指標將在“十二五”規劃中得到強化。該種帶有強制作用的約束性指標,對經濟運行影響甚大。


    這從今年下半年以來波及多個省份的拉閘限電風暴可見一斑,限電風暴直接緣于要完成“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指標。那么,“十二五”期間該指標會否調整?


    李新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仍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不是單純控制能源消耗總量。降低單位GDP能耗的途徑有兩個,一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萬元GDP能耗年均減少率應設為3.34%。


    不單單是一個能耗減少率,導報記者獲悉,“十二五”規劃中有望通過多個約束性指標,強力推進節能環保。


    李新運預測,氮氧化物和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指標有望被納入“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由于這些指標缺乏相應的統計數據,因此定量測算具有一定難度,目標值需結合國家相關政策進行設置。


    而地方“十二五”規劃也在進行相應探索。前述省發改委內部人士向導報記者透露,在制定山東省的“十二五”規劃時,將考慮設置懸浮顆粒物含量約束性指標。因為對山東而言,主要污染物并非SO2,而是懸浮顆粒物。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