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能源消費零增長點何時到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主任王安建給出的預計是——2030年左右。
昨天,在福州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21世紀中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和前景學術研討會”上,王安建作出了這樣的預測。
該預測與科技部部長萬鋼去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間的一項表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萬鋼當時在接受英國《衛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將在2030年~2040年間達到頂峰,他表示希望中國采取必要措施保證盡可能早地達到峰值。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多年來“以煤為主”的中國能源結構有望在2030年迎來煤炭的消費峰值,之后,中國煤炭消費會逐年遞減,到2050年,目前占中國一次能源七成的煤炭將降到40%左右。
王安建表示,預計中國能源消費零增長點將在2030~2035年間到來,很可能2030年即到來,屆時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43.6億噸油當量(約等于63.4億噸標準煤)。
在上周末的一場能源論壇上,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表示,到2030年,中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總量可能接近或超過70億噸標準煤。“即使是中國的平均消費總量達到70億噸標準煤,中國人均也只能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江冰說。
王安建昨日還指出,全球能源消費中心正向亞洲轉移,中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能源安全問題。
據王安建預計,到2030年,亞洲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份額將增加至48%,屆時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三分之二將來自亞洲。
而同時,全球能源貿易中心也將逐步向亞洲轉移,由全球能源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而導致的能源地區性和結構性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中國面臨更加嚴峻的能源安全問題。
據介紹,其嚴峻性表現在:一是能源保障程度不斷降低,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預計203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75%,天然氣將達40%,煤炭也將近10%;二是能源需求國競爭加劇,中國同時面對發達國家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壓力;三是國際資源壟斷導致中國能源海外獲取形勢異常嚴峻;四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建立的能源市場機制,使得中國將付出更高的能源成本。
以目前國內汽車業發展勢頭估計,王安建認為2030年中國將擁有5億多輛汽車,成為耗油較大的群體。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今年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日益增加,將給中國能源安全帶來很大的壓力。
談及如何應對未來能源消費峰值的到來,王安建會后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主管部門已注意到上述問題,并將在“十二五”的能源規劃中有所考慮。他說,中國將通過挖潛、節能、充分利用境外資源和搶占新能源制高點予以應對。“關鍵是搶占新能源制高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