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出席了8月29日2009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閉幕式,為“國家沙漠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揭牌,鼓勵庫布其沙漠治理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繼續創新探索,積累實踐經驗。該基地為我部批準成立的首個沙漠新能源科技基地。
李書記在閉幕詞中指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以“沙漠、科技和新能源”為主題召開本次論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國家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開展了規模空前的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工程,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天然林保護規模及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2005年全國荒漠面積凈減少143平方公里,“沙進人退”的趨勢已經得到初步控制,開始進入荒漠治理與荒漠擴展面積相互持平的階段。
李書記說科學技術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支撐。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生態脆弱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重建”列為優先主題之一,并予以重點部署,先后啟動和實施了一系列與生態保護和恢復有關的科技項目,在防沙治沙、脆弱生態區生態恢復技術與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探索了多元化治理荒漠化的技術途徑和模式,荒漠化防治事業取得重要進展,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也為全球荒漠化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書記最后強調防沙治沙,一要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二要堅持創新驅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積極發展生態產業;三要堅持因地制宜,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新能源;四要堅持改革創新,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