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中國的“水晶之都”。在這里,水晶產業是當仁不讓的“富民產業”。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共浦江縣委書記張偉亞在接受本網記者視頻專訪時表示,為了讓這項產業向著更環保低碳的方向可持續發展,浦江將花近兩年的時間,開展水晶行業的專項整治和產業提升。此外,在未來幾年內,浦江縣將致力于打造一座浙中新興特色城市。
花兩年、分兩步治理污染讓水晶真正“發光”
水晶產業在浦江的發展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作為浦江的一項富民產業,到目前為止浦江有大大小小的水晶企業17500多戶,數量非常大。然而在為百姓創收的同時,水晶行業也帶來了很大污染。張偉亞書記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浦江縣展開了整治工作:“我們準備用近兩年的時間,開展水晶行業的專項整治和產業提升。”
這項整治工作第一階段的目標是讓任何水晶企業都做到“零排放”,“做到水循環利用,做到水晶污染物集中處理、變廢為寶,使我們的水晶產業首先達到第一個目標――不再給當地和老百姓們帶來污染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提升,讓水晶真正像它的名字一樣能夠發出璀璨的光芒。”張書記表示,現在整治工作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各水晶企業基本上達到了“零排放”的要求。
加快“四大產業”發展打造浙中新興特色城市
未來幾年,浦江縣提出將打造浙中新興特色城市,那么如何去理解“新興”和“特色”?張書記表示,從字面上理解,浦江應該成為一個工業新興、農業新興,其他各個行業具有活力和朝氣的一個城市。“新興,主要是兩個層面,一是我們想把浦江建設成為長三角南翼重要的產業生產基地;二是使其成為金麗衢產業帶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至于特色,我們的產業很有特色,我們有三大傳統產業:絎縫、掛鎖、水晶,在我們浙江省,能夠有這么多傳統產業集聚在一個縣城的,很少;此外浦江縣城有特色,人也有特色。”
為了實現“打造浙中新興特色城市”的目標,浦江縣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在加快經濟發展方面,張書記表示主要是加快“四大產業”的發展,“也就是提升三大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張書記解釋道。此外還要加大服務業的建設和發展力度,以及大力開發文化產業,以此來支撐浙中新興特色城市的建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