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廈門正在籌備建設碳減排量交易試點,辦公樓、賓館酒店、商場、住宅樓等試點減碳買賣,碳排量超標,需向剩余者購買。
【關注理由】
二氧化碳,這個和全球溫室效應、哥本哈根會議上大國談判博弈聯系在一起的詞,似乎離市民還很遙遠。多數人不知道,它其實已悄然走向你我的生活,并將深刻影響著我們。“碳”,也可以進行買賣交易,超額完成碳減排量指標的單位,可將剩余的碳指標,出售給未完成碳減排量指標的單位。此前,廈門企業已成功完成國內第一筆“碳交易”,而目前廈門市正在籌備建設碳減排量交易試點,開展低碳城市建設。那么,這個“碳指標”是啥?有何價值?如何交易?它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焦點】廈門建筑將被分配“碳指標”
在碳減排量交易所,人們進行“碳交易”,這聽起來有點玄乎,可是不久的將來,它可能在廈門實現。
一家單位進行節能改造,減少了碳排放,并超額完成碳減排量指標,那么剩余的碳指標就可以用于交易,出售給未完成碳減排量指標的單位。《福建省建筑節能“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在廈門將開展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和碳排減量交易試點。
廈門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張建全告訴記者,廈門碳減排量交易所正在籌建中。目前,廈門市已經請了一家德國的公司,為廈門市測算建筑物碳減排量。指標測算出來后,各建筑的碳減排量指標任務將分解下去,以后這些單位就可以在交易所進行碳指標交易。
那么什么是碳指標呢?其實它是把地球當做一個整體,比方說像一個家,每個國家成員都往大氣層排二氧化碳,會增加溫室效應。于是大家坐下來談,一起限制碳排放量,并根據情況,給各個成員不同的排放份額,也就是碳指標。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教授級高工趙士懷說,“碳交易”通俗地說,就是某個成員排放太多碳,超標了,必須向少排放的人買指標,以控制整個地球向大氣層排放的量。減排任務逐步下達到一些國家,分解到各個省份、各個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