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收到一封來自湖南小水電協會的郵件。郵件說,如今小水電處處受到壟斷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擠壓和歧視,已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小水電行業已經成為了一個沒有人性的行業。
大驚。仔細讀來發現,最終的矛頭指向了國家電網。
又是國家電網!
之前筆者在采訪抽水蓄能有關體制問題時,受訪對象痛陳的也是國家電網的壟斷,更有甚者說到義憤填膺處幾次摔筆于案前。
其實說到壟斷,鄙人認為并不是企業的錯,而是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對于哪些地方該管,哪些地方不該管的問題沒有理清楚。作為企業,做大做強是天性和本能,但是經濟怎么運轉,更多的還是應該由市場說了算。
與國家電網的壟斷更緊密相關的還有一個詞匯就是:電力體制改革。
有位行業人士說到電力體制改革目前之窘境時,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小時候淘氣,把頭伸到欄桿里面出不來了。所謂“進退兩難”之尷尬,這個比喻再恰當不過。
現在電力體制改革走了1/3,實際上還有2/3沒完成。很明顯,各方的矛頭都指向國家電網時,只說明一個問題,矛盾已經深化到了幾近不可調和的程度,現在的體制已經不符合現在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了。從管理角度來講,也不符合經濟規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個買家的時候就等于沒有市場,那就是壟斷。
壟斷到底給老百姓帶來了什么?有一次采訪中隨意聊天,某國家機關的小領導頗為無奈地說:你們不要只盯著油氣煤炭的漲價嘛,你們看,市場上還有降價的啊,比如手機。
此話一出,舉座皆無語。
說到壟斷,鄙人又想起轟轟烈烈的山西煤炭重組,如秋風掃落葉,大有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之氣勢。但結果是否正如決策者認為的那樣來降低百萬噸死亡率,還有待歷史給出答案。
據悉,目前坊間流傳的水電央企重組已經箭在弦上。業內對李榮融主政時期的國資委有一個親切的稱呼:李氏王朝。水電央企的重組正是李氏王朝的“歷史遺留問題”。李氏王朝的風格就是崇尚模式大、個頭高。具體說來就是不管效益怎樣,只要規模大就是好。人們現在非常關注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會在“改朝換代”之后去往何方?一個令人驚喜的轉變是:現在的王氏已經不提做強做大了,改提做強做優。
看來,領導人也不是沒看出問題在哪里,心里門兒清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