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環保廳網站昨日發布了29日廣東環境輻射的監測結果: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在我省國控監測點廣州站采集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出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和銫-137,活度濃度分別為10-4和10-5貝克/立方米量級及以下,深圳監測點氣溶膠樣品檢測出極微量的碘-131,活度濃度為10-4貝克/立方米量級及以下。省環保廳表示,由于這些核素的劑量極低,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這也是從3月27日廣州站監測出微量碘131后,省環保廳連續第三天公布輻射環境的監測結果。省環保廳表示,我省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表明,目前全省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圍內,日本核電事故對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會產生影響,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據悉,目前在廣州、深圳和揭陽有15個固定式自動監測站連續監測,每日3小時一次上報空氣吸收劑量率,全天不間斷地監測環境輻射水平;每日兩個時段在粵東地區G206國道(揭陽至汕頭)開展線路移動式固定監測點位的數據采集和上傳;在廣州重點做好氣溶膠、沉降灰、空氣碘、雨水氚和空氣氚等核素濃度分析監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