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訊) 經過這次危機,我們叫后危機時代。我認為,要感謝經濟危機,這個時候正是見證招聘行業改變的時候,舊的招聘模式正在消亡,新的模式即將崛起。——吳海寧
HRM:舊的招聘模式主要表現在哪里?
吳海寧:在過去的十年里,招聘行業是一個非常浮躁的行業。我認為,這其中更多的因素是企業HR的浮躁。大家都在搶人,很多企業沒有人才招聘的戰略規劃,沒有人才培養的耐心,把人搶來就好了,給你獵頭費、廣告費,泡沫時代的浮躁心態造成供應商的心態同樣浮躁。另外,提供招聘服務的供應商也是不思進取,多年來始終缺乏創新,他們提供著同質化服務,而且是良莠不齊。
HRM:您認為,后危機時代大型集團公司招聘員工都將面臨哪些挑戰?
吳海寧:經過這次危機以后很多HR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們現在主要在尋求真正能夠解決企業需要的人才。
我認為,目前大型集團公司在招聘員工時面臨著下列問題:
首先,人才來源渠道匱乏。主流的招聘一方面是獵頭模式,適合高端人才,管理層以上的人才,需求量很小,但是獵頭公司服務要求非常高,企業要花很多很多錢才能招到這樣的人。
其次,低端人才。如今,網絡、報紙、招聘會越來越多,而這是針對主動找工作的人,需求量非常大,成本也比較低。尤其是金融危機開始以后,人才供過于求。適合這樣職位的人很多。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大量的模式。
最近幾年以來,尤其是這些大型集團,企業招聘真正的痛處是在中端。這些人是企業的骨干,那些真正有產出、真正的業務骨干才是企業要重點培養的人才。其次,這些人多數都是被動求職者,好人一定要挖的,因為在原來公司很重視、也有很多培訓、也進入人才梯隊培養機遇,對于他們這些人靠網絡招聘是很難找到的。用獵頭的方式代價太高,因為這些人的需求量太大了,一招就是幾百人、上千人,另外獵頭效率太低,短期不可能招到這么多人。
這個市場過去幾年就是幾萬家小獵頭一部分滿足市場需求,高端的職位小公司也做不了,只能做中端人才。中端人才難點是既要主動出擊又需求量很大。最近幾年以來"獵腰"成為招聘熱點。這是一個媒體采訪我們公司時下的定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