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峰會以“全球經濟治理:共同責任”為主題。騰訊財經作為獨家網絡合作伙伴全程直播。在“新興經濟體和區域經濟中的產業轉移”論壇中,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全球能源政策主任斯蒂芬·辛格與嘉賓深入探討了關于節能減排的問題。
斯蒂芬·辛格代表世界環境基金組織提出,現在全球的氣溫的上漲必須要控制在兩度以內,這意味著每一個國家,整個國家都需要將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所有的國家,所有的行業,到2050年的時候減少80%,這是一個挑戰。
斯蒂芬·辛格表示,對于減排節能這方面我們有一些看法和建議。我們看到在新興國家需要重組,比如說中國的燃煤發電占到了75%左右的能源供應。因此我們在每年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應該以2%到3%的速度減少碳排放,這樣才可以達到我們的目標。不管什么單位,是每一噸鋼鐵還是水泥都需要減少碳排放,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強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我們很多企業都是高耗能和高排放的,當然了能源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我們需要碳捕獲和碳封存的技術,這樣會減少排放,但是也是會有一定的成本,這是節能減排的措施。
發言實錄:
斯蒂芬·辛格: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邀請我在這里講話。
我們是代表世界環境基金組織的,在中國我們也研究了很多產業的轉型、重構,還有能源的效率,環境保護等等很多議題。這是我的背景。
首先,很多發展中的國家,他們都強烈的要求政府能夠同意,但是現在政府還沒有同意,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政府沒有同意。現在全球的氣溫的上漲必須要控制在兩度以內,這個意味著什么呢?這對全球的減排有什么意義呢?這意味著每一個國家,整個國家都需要將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所有的國家,所有的行業,到2050年的時候減少80%,這是一個挑戰。能源占到了溫室氣體排放的2/3的來源,所有生產的企業和工業占到了50%,所以不僅是高排放的企業和行業,他們占到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3,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間接的包括電力購買的消耗。
所以我們考慮到,這是我們同我們工業、業界的預計,預計到2050年工業的增長在新興國家會占到50%。
在制造業領域我們看到高耗能的行業,包括鋼鐵業還有化工業,這些行業的增長在新興國家是比較迅速的。這是因為新興國家的城市化在不斷的擴張,速度非常快。新興國家需要需要很多的鋼鐵,這也需要很多能源的消耗,所以會帶來很多溫室氣體的排放。為了滿足發展中國家人民的需求這個是正確的,我們也會看到這方面會看到很多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后果。
那么,對于減排節能這方面我們有一些看法和建議。我們看到在新興國家需要重組,比如說中國的燃煤發電占到了75%左右的能源供應。因此我們在每年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應該以2%到3%的速度減少碳排放,這樣才可以達到我們的目標。
不管什么單位,是每一噸鋼鐵還是水泥都需要減少碳排放,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強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我們很多企業都是高耗能和高排放的,當然了能源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我們需要碳捕獲和碳封存的技術,這樣會減少排放,但是也是會有一定的成本,這是節能減排的措施。
我們在討論化石能在化工行業被新能源所替代,多數的化石能源大多數都是石油,在化工行業是用來做塑料的。所以我們看到石油價格在不斷攀升,我們看到化工行業也在全球可替代的這種能源和材料,比如說像一些新的材料,當然了這些有一定的利益沖突還有目標的不一致。重復使用進行材料的更新,循環使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知道鋁是非常基礎的材料,我們在生產鋁的時候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所以我們覺得在鋁這方面的使用吸收循環使用,這樣可以減少70%的能耗。
最后我們也需要考慮稀土,很多技術和材料都是比較先進的、復雜的,有些材料需要我們用一些少見的稀土的材料。這些材料是很困難來進行回收利用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需要進行一些研發,確保稀土可以回收重復的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對于資源的使用的節約也會有一些幫助。
最后,政府可以做什么?我們相信技術的轉讓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這方面是有辯論的。但是我們在節約全球的材料和資源方面必須要有一個轉變觀念。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提供技術,所有的國家都需要一些新鮮的空氣,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創新。所以這些立法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支持在這方面做出一些研發的投入和鼓勵。這是在發展中國家他們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發,這對于他們的市民、企業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