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吃什么?還敢吃什么?
“瘦肉精”事件一波未平,“染色饅頭”“回爐面包”“牛肉膏”風波又起,近期最讓人們憂愁的已經不是房價的虛高不下,也不是名牌商品的促銷信息,而是在連食品已經極度不安全的現狀下,明天我們應該吃什么?我們還敢吃什么?
珠海市售“絕育”黃瓜 居民被迫開荒種菜
5月15日,報道稱珠海南屏鎮居民開始在一些尚未開荒的土地里耕種,南屏橋下,濂泉山邊,還有排洪溝里,只要有荒地,就有揮鋤耕種的居民。究其原因,一位居民稱市場里售賣的蔬菜大都含混著催長激素,又是農藥,又是化肥,還有保鮮劑,蔬菜會損害人的健康,普通市民“傷不起”。更有甚者,市場里那些黃瓜還長鮮花的是涂過避孕藥、雌激素的,正常的黃瓜在結果后花自然就掉落了。“避孕”黃瓜長期使用將會造成不孕不育等可怕地后果。
膨大增甜劑過多 數十畝西瓜“爆炸”
據悉,5月8日,位于江蘇鎮江的瓜農的40多畝西瓜離奇“爆炸”,直接損失達20多萬元。緊接著,爆炸的西瓜又接連在其他瓜農的瓜地里發生,多家瓜農發生恐慌。據專家和瓜農指出,西瓜“爆炸”主要是因為膨大劑用量過度。
膨大劑,化學名稱叫細胞集動素,屬于激素類化學物質,對植物可產生助長、速長作用,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神經系統的危險,能造成兒童腦炎,發育不良,癡呆等。此外,使用膨大劑后的果蔬味道變淡,吃起來口感不好,也不利于長時間儲。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園藝系教授楊紅麗說,農產品使用膨大劑并不是個例,一些市民常能買到“帶尖兒”的畸形番茄,就是膨大劑等激素殘留過多造成的,最好別吃。
饅頭染色 安全“褪色”
據報道,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劑等,將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饅頭、黑米饅頭等,工人還隨意更改饅頭的生產日期。“染色”饅頭進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銷售。作為日常主食之一的饅頭出現如此重大的安全隱患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有網友感慨,我們生來選擇不了做英雄還是狗熊,也選擇不了住別墅還是板房,現在,我們連選擇健康生活的權利也被剝奪了。
食品安全因起標準缺失 凈水市場發展須提高警惕
懲罰食品安全違規行為并不困難。2009年6月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法》規定,罰金可以達到問題食品原價的10倍,嚴重問題可能導致吊銷營業執照。2010年9月出臺的一項法規將死刑納入懲罰手段,但甚至這也沒能威懾黑心生產商。
就其原因,在標準執行階段,安全檢查人員到工廠檢查是按計劃進行,而不是突擊檢查。此外,中央并不主導檢查工作,中央政府也沒有形成監管系統。
日前,凈水設備也曾因出現質量問題受到消費者的質疑,食品安全的隱患曝光更給凈水市場的發展敲響“警鐘”:發展離不開競爭,凈水市場的發展需要規范的良性競爭。
要保持凈水市場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聯合維護。
首先,政府機關及時出臺相應的生產銷售行業標準,從法律上規范凈水企業的生產、競爭行為。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臨時突擊交互進行,加大處罰力度,加強質檢強度。
其次,企業應該樹立責任意識。凈水行業是一個良心產業,人們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水。凈水企業應該積極研發,完善生產,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競爭力,樹立品牌意識和責任意識。以身作則,為凈水行業的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組織凈水聯盟,學習、交流、溝通凈水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發展的走勢。
最后,消費者本身應該多了解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健康。消費者要普及凈水知識,家用凈水產品的普及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只有懂得更多的產品知識才能維護自己在商品使用中的合法權益。社會力量是群眾的力量,是國家賦予群眾不能被任何人剝奪的,社會監管如媒體、組織應該起到為民做主、多宣傳、多曝光,成為一支百姓健康生活的“志愿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