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65元錢買個燈,每月能省1元錢的電費,這樣的燈你愿意買嗎?
事實上,這就是LED照明產業當前面臨的挑戰:盡管節能優勢明顯,但設備昂貴,老百姓“節能不省錢”,廠家、商家陷入銷路不暢困境。相反,不節能的白熾燈,在本月初淘汰路線圖發布之后,反被人大肆搶購。
能否在保修期內收回購買燈具的錢,是一個“棄用結合點”。距離白熾燈最后退市不到5年,中國的LED產業能否擺脫困境?LED燈的“棄用結合點”在哪?
一筆細賬
一盞12瓦的LED燈,平均每天使用兩小時,需要4年才能賺回買燈錢。
福建明月光照明設備公司在成都金府燈具城內的專賣店,11月9日傍晚,其員工朱宇治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他們生產的功率為12瓦的LED燈,市場售價65元。其照明效率相當于60瓦的白熾燈。如果在兩間臥室里分別安裝一盞12瓦的LED燈和60瓦的白熾燈,平均每天使用兩小時,一個月下來,LED燈消耗的電能是0.012千瓦時/小時×60小時=0.72度,按每度電0.45元計算,需要電費0.324元。白熾燈消耗的電能是0.06千瓦時/小時×60小時=3.6度,折合成電費是1.62元。使用LED燈每個月能夠節約電費1.3元,一年可以節約15.6元。而白熾燈的價格是兩元。
要節約出63元燈的價差,需要整整4年時間。
兩種反應
售價60多元的一盞LED燈,商鋪樂意用,家庭用戶難接受。
帶著這樣一個計算結果,近兩天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成都市民,很多都表示難以接受。玉林小區的居民周成友說:“先要掏這么多錢買盞燈,萬一還沒用到四年就壞了咋辦?還沒算資金利息。”
盡管LED燈壽命長達5000甚至1萬小時,但機械故障是難以避免的。目前市場上LED燈的保修期一般為三年甚至一年,一旦過了保修期,燈具損壞后商家就不管了。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60多元一盞燈確實太貴,回收成本時間太長,保修期太短。
商業用戶的觀點截然相反。11月9日下午,在朱宇治的店鋪內,三名樂山客戶聽完介紹后,毫不猶豫地下了兩萬多元的訂單。其中一人也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他的店鋪全部用LED來代替白熾燈,每天使用時間達10個小時,一個月電費是1.62元。而使用白熾燈,需要電費8.1元,不到一年就可以節約電費70多元,“這樣就很劃算了”。
一個結論
LED燈進入家庭還需大幅降價,按兩種測算,現價需下跌近7成或近4成。
“目前LED照明設備的市場還主要集中在商場、工廠、城市公共設施上,進入家庭的時機還不是很成熟。”11月5日,深圳高利特城市照明公司負責人白文革在內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
在他看來,使用壽命已經不成問題。臥室、廚房以及衛生間的照明設備,平均每天使用時間還不到兩小時,就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節省電費回收成本,“節能不省錢”。而商場、工廠以及城市路燈等使用的時間很長,是能夠在較短時間回收一次性投入的。LED已進入大范圍推廣期,今年前10月,他們在公共領域的銷量同比增長100%。
朱宇治也向記者透露,目前銷售份額還是以公共領域為主。要讓家庭用戶接受,LED燈的價格還必須進一步下降。能否在保修期內收回購買燈具的錢,將是一個“棄用結合點”。
如果保修期是一年,按照上述計算方式,一盞LED燈的價格能夠降低到20元,甚至18元左右,將打開家用市場。如果保修期提高到3年,除去資金利息等因素的考量,LED燈的“棄用結合點”在40元左右。也就是說,按兩種保質期,現價需下跌近7成或近4成。
這樣的降價幅度不是沒有可能。朱宇治向記者透露,去年同期,一款12瓦的LED燈的市場售價高達180元,今年是65元,下跌過7成,LED顯示器每平方米的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下降5成。決定因素是芯片和驅動燈核心部件能否盡快國產化。
據了解,LED燈的成本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芯片,占總成本的30%左右;二是驅動,占總成本的60%左右,三是燈具、燈殼,占總成本的10%左右。目前,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在研制LED芯片和驅動,有的已取得了突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