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認為,應對市場需求不足,國內大多數企業采取的辦法是裁員、減產、停產等,輕易不會破產重組。因此他預計,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洗牌”過程將要持續3-5年。
爆發性的增長可能帶來爆發性的危機,由于對市場規模的盲目樂觀,目前國內光伏組件的產能和產量都遠遠高于市場需求。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俊峰表示,按目前的市場需求,實際國內光伏行業只需要3-5家組件企業,最多只需要10家,但是中國目前有近400家。
“目前破產重組的主要是中小光伏企業,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橫向整合過程,江浙一帶這樣的兼并已經開始。”陳亮告訴記者,除了上游的多晶硅、硅片產品處于完全不賺錢或者虧損狀態,光伏產業鏈其他產品毛利率目前還過得去,只是訂單不足,而現在拼的就是訂單,有訂單才能生存。許多中小光伏企業接不到訂單,撐不下去就只能被兼并,握有訂單的大型企業則趁機完成大魚吃小魚的過程。
與此同時,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將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進行縱向整合,意圖布局全產業鏈,降低成本,同時將風險控制在自己手中。
業內人士透露,多晶硅巨頭保利協鑫旗下協鑫太陽能將兼并知名系統集成商中環光伏系統公司,整合光伏生產業務和國際光伏電站業務。知情人士稱,中環光伏將納入到協鑫太陽能之內,實現保利協鑫上游和終端業務一體化。而就在日前,江西賽維LDK和江蘇海東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30兆瓦光伏發電站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是我國東部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2011年3月,國內光伏巨頭無錫尚德出資1.3億美元收購了硅片制造企業榮德新能源,開始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按照無錫尚德的規劃,榮德新能源計劃總投資10億美元,在2011年將形成單晶硅和多晶硅總計1.23瓦的產能,最終目標是達到3吉瓦的產能。按照尚德2011年2.2吉瓦出貨量計算,榮德新能源所產的硅片將占尚德一半的需求。不久,無錫尚德賠付2.16億美元的巨額費用,解除與美國多晶硅及硅片企業MEMC早年簽訂的10年采購合同。“沒有人愿意毀約交巨額賠償金,但是繼續履約可能會被拖死。預計毀約能為尚德電力在接下來的5年內省下大約4億美元成本支出。”分析人士指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