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已經預感到過剩壓力
對于明年的過剩壓力,本報記者采訪了幾家上市公司高管,比較一致的是,他們也預感到了可能出現的過剩壓力對公司新上馬項目的影響。
已豪擲近30億進軍光伏的橫店東磁內部人士坦陳,從現在來看,光伏電池領域不可能永遠持續紅火,畢竟技術壁壘不高,上游硅料供給也是瓶頸。“我們也在做積極準備,應對壓力。”
東方日升總經理助理雪山行表示,過剩影響可能會有,公司新建項目試生產是明年9月,應當是一個逐步投入的過程。“從目前我們和客戶溝通來看,應該可以消化的了。歐洲市場已占60%以上的比例,不過,我們已在新增市場拓展上花了大力氣,在意大利、澳洲、北美方面已取得了供貨的意向書。”
但也有像江蘇宏寶這樣聲稱“不懼過剩壓力”的企業。
然而,近期中下游產業鏈毛利的下降已經開始警示風險。賽維LDK的姚峰表示,“上半年電池、組件毛利高,但下半年硅料和硅片毛利高,電池和組件毛利率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