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促進太湖水質進一步好轉,江蘇省采取多種措施,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并取得初步成效。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攸關太湖水質和城鄉居民的生存健康。面對太湖流域鄉村生活污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嚴峻的防治形勢,江蘇省農林部門通過有力的財政投入、全方位的治理舉措、全情投入的積極行動,使太湖流域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改善取得初步進展。
江蘇省農委副主任張堅勇說,目前,太湖流域推廣的發酵床生態養殖模式、建設分散畜禽養殖糞便集中處理中心取得了較好效果,受到上級部門及社會的充分肯定。太湖流域各地均高度重視相關經驗,不斷提高本地發酵床項目建設質量和生態養殖水平,有力地促進了面源污染的治理。
江蘇省還首次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根據江蘇省《2011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達標方案》,核定全省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項目185個,其中太湖流域占總數比例達2/3。
據了解,當前,江蘇省正在部署《“十二五”太湖流域畜禽場廢棄物綜合利用規劃》編制工作,要在總結近幾年畜禽場綜合治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拿出具體措施,深入推進規模畜禽場廢棄物處理從分散多點向集中連片轉變,進一步提升畜禽場污染治理能力,積極推動畜牧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